•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资格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G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12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资格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G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资格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G2),更多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据《灵枢·脉度》,下列五脏与七窍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 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
B. 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C. 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D.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E. 脾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2.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附子的主治证是

A. 亡阳欲脱,肢冷脉微
B. 寒凝血瘀,经闭阴疽
C. 命门火衰,阳痿早泄
D. 中寒腹痛,阴寒水肿
E. 阳虚外感,寒痹刺痛


3. [单选题]毛果芸香碱滴眼后的作用是

A. 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
B. 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
C. 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
D. 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
E. 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


4. [单选题]不宜使用普萘洛尔的是

A. 稳定型心绞痛
B. 变异型心绞痛
C. 冠心病型心绞痛
D. 高血压者伴心绞痛
E. 心律失常者伴心绞痛


5. [单选题]某药半衰期为5小时,1次用药后从体内基本消除(消除95%以上)的最短时间是

A. 10小时左右
B. 1天左右
C. 2天左右
D. 5天左右
E. 10天左右


6.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见于

A. 百日咳
B.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 自身免疫性疾病
D. 脾功能亢进
E. 伤寒


7. [单选题]"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

A. 气能生津
B. 气能化津
C. 气能摄津
D. 津能载气
E. 气能行津


8.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指的是

A. 粪便和尿液
B. 水道中的阴液
C. 化生的精血津液
D. 浓厚的营养物质
E. 痰饮等病理产物


9. [单选题]既能治疗风湿痹痛,又能治疗诸骨鲠咽的药物是

A. 五加皮
B. 桑寄生
C. 木瓜
D. 羌活
E. 威灵仙


10. [单选题]病人呕吐物秽浊酸臭属于

A. 寒呕
B. 热呕
C. 伤食
D. 痰饮
E. 肝胆郁热


11. [单选题]具有温肾阳,温脾阳,温通血脉,引火归原功效的药物是

A. 附子
B. 干姜
C. 肉桂
D. 桂枝
E. 吴茱萸


12. [单选题]人体内产生自然对比最明显的部位是

A. 胸部
B. 腹部
C. 躯干
D. 四肢
E. 头部


13. [单选题]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是

A. 开窍药的功效主要是开窍醒神
B. 开窍药主要用于神识昏迷证
C. 开窍药的作用有凉开与温开之别
D. 开窍药为急救治标之品
E. 开窍药多制成丸散成药服用


14.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五脏外合五体的是

A. 心合脉
B. 肝合爪
C. 脾合肉
D. 肺合皮
E. 肾合骨


15. [单选题]胸痹心痛的病机为

A. 阳微阴弦
B. 经脉闭阻
C. 痰涎壅盛
D. 上焦阳虚
E. 中焦阳虚


16. [单选题]下列划分人体阴阳不确切的是

A.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
B.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C.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D. 腹部为阳,背部为阴
E. 心为阳,肾为阴


1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感染性发热的病因

A. 白血病
B. 肺炎支原体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


18. [单选题]心电图的标准走纸速度是

A. 2.5mm/s
B. 5mm/s
C. 15mm/s
D. 25mm/s
E. 50ram/s


19. [单选题]右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的变化是

A. 向右下移位
B. 向左下移位
C. 向左移位
D. 向右移位
E. 向上移位


20. [单选题]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竭,突然一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现象,称为

A. 得神
B. 少神
C. 失神
D. 神乱
E. 假神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327x19.html
  •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主治备考在线题库(G3) 陈某,近来喘息咳唾,心胸疼痛连及后背亦痛,男,每隔一天发作,下列哪种病证不宜用汗法?《金匮要略》论治血痹"阴阳俱微"的方剂是五脏中有"娇脏"之称的是毛果芸香碱滴眼后的作用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首选药组是阴胜则阳病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