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卫生高级职模拟在线题库(L0),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卫生高级职模拟在线题库(L0),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6个月婴儿,发热1天,体温39℃,体检:—般情况可,咽充血,耳后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如果患儿于发热第4天,热退伴皮疹出现,可能的诊断为
  A. 麻疹 
  B. 风疹 
  C. 猩红热 
  D. 幼儿急疹 
  E. 水痘 
 
2. [多选题]乌梅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乌梅、附子、桂枝、当归 
  B. 人参、干姜、白蜜 
  C. 黄连、黄柏 
  D. 黄芩 
  E. 细辛、蜀椒 
 
3. [单选题]典型麻疹的出疹序是
  A. 面部→四肢→躯干 
  B. 躯干→四肢→手心、脚心→头面部 
  C. 前胸→上肢→背部→下肢→头面部 
  D. 耳后→颈部→面→躯干→上肢→下肢→掌心→脚心 
  E. 四肢→颈部→面部→躯干 
 
4. [多选题]新生儿断脐护脐不洁易发生
  A. 脐疮 
  B. 脐风 
  C. 咳嗽 
  D. 感冒 
  E. 脐湿 
 
5.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痹证的病因病机( )
  A. 营卫失调 
  B. 风寒湿三气杂至 
  C. 远行劳倦 
  D. 饮食自倍 
  E. 脏腑损伤 
 
6. [多选题]回阳固脱法的适应证是:( )
  A. 四肢厥冷 
  B. 汗出淋漓,神疲倦卧 
  C. 舌淡而润,脉微欲绝 
  D. 面色萎黄,脘痞胸闷 
  E. 胸腹灼热 
 
7. [单选题]儿童最常见的骨折是
  A. 锁骨 
  B. 肱骨髁上 
  C. 尺、桡骨 
  D. 股骨 
  E. 胫骨 
 
8. [单选题]参与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主要介质为
  A. 5-羟色胺 
  B. 白三烯 
  C. α-干扰素 
  D. 肿瘤坏死因子 
  E. 前列腺素G 
 
9. [单选题]急性肾炎患儿须限制钠盐摄入,直到何时
  A. 水肿消退,血压正常 
  B. 尿常规正常 
  C. 肉眼血尿消失 
  D. 血沉正常 
  E. 血清补体恢复正常 
 
10. [单选题]"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
  A. 温复阳气 
  B. 滋养阴液 
  C. 先复阳,后复阴 
  D. 先救阴,后扶阳 
  E. 阴阳兼顾 
 
11. [多选题]口癌主要病位在
  A. 肝 
  B. 心 
  C. 脾 
  D. 胃 
  E. 肾 
 
12. [多选题]风温肺热发疹的病机是( )
  A. 邪热深入营分 
  B. 热壅肺经气分,宣降失常 
  C. 肺经燥火伤络 
  D. 热邪波及营络 
  E. 肺经气分热炽 
 
13. [单选题]葛根芩连汤证中的下利一证,最确当的病机是
  A. 太阳表邪不解,内迫阳明 
  B. 湿热下注,大肠气滞 
  C. 脾胃阳虚,水气内停 
  D. 表证误下,邪热内结肠胃 
  E. 脾胃虚寒,运化失司 
 
14. [单选题]小儿重型与轻型腹泻的主要区别点是
  A. 高热 
  B. 恶心、呕吐、纳呆 
  C. 每日大便次数达十余次 
  D. 水、电解质明显紊乱 
  E. 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 
 
15. [单选题]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为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B. 肠道病毒 
  C. 柯萨奇病毒 
  D. 腮腺炎病毒 
  E. 腺病毒 
 
16. [单选题]蛔虫病的治疗以何法为主,辅以调理脾胃
  A. 驱蛔杀虫 
  B. 安蛔定痛 
  C. 通腑驱蛔 
  D. 通腑散结 
  E. 暖中安蛔 
 
17. [单选题]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常见原因是
  A. 心室流出道漏斗部肌肉痉挛 
  B. 心力衰竭 
  C. 脑血栓 
  D. 脑水肿 
  E. 继发肺部感染 
 
18. [单选题]遗尿心肾失交证治疗的首选方是
  A. 导赤散合交泰丸 
  B.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C. 龙胆泻肝汤合六味地黄丸 
  D. 金匮肾气丸合泻心汤 
  E. 菟丝子散合安神丸 
 
19. [单选题]水痘病毒属于下列哪种病毒属
  A. 副粘病毒 
  B. 黄热病毒 
  C. 疱疹病毒 
  D. 肠道病毒 
  E. 以上都不是 
 
20. [单选题]中毒的急救原则中,哪项不正确
  A. 脱离毒物或中毒环境 
  B. 排出体内剩余毒物,阻止其吸收 
  C. 食用毒物8小时内给予洗胃 
  D. 促进已吸收的毒物从体内排出 
  E. 应用特异性解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