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考试宝典核医学医师真题多选解析(F5),更多核医学医师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频道。
1. [单选题]如果γ照相机视野为正方形,而且视野将数字图像完整填充,粗略计算像素宽度的方法是( )。
A. 视野的宽度除以图像模拟放大倍数的平方
B. 视野的宽度乘以数字图像矩阵的行数
C. 视野的宽度除以图像模拟放大倍数
D. 视野的宽度除以数字图像矩阵的行数
E. 以上都不是
2. [单选题]安静时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 )。
A. 20%
B. 5%
C. 15%
D. 10%
E. 30%
3. [多选题]传能线密度(LET)( )
A. 表示带电粒子在某一长度径迹上消耗的能量与该径迹长度之比
B. X、γ、β射线是低LET射线
C. OER随LET的增加而上升
D. LET越大,说明该粒子在单位长度的组织内释放的能量越多,电离密度越大,因而对生物组织和分子的损伤就越大
E. 增大氧浓度和选用高LET射线核素可增加治疗肿瘤的效果
4. [单选题]适用于ECT显像的核素射线能量以多少KeV为宜。( )
A. 100~300KeV
B. 300~400KeV
C. 400~500KeV
D. 500~600KeV
E. 600~700KeV
5. [单选题]关于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诊断性用药的放射性核素要有比较短的半衰期
B. 为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显像常用的核素γ射线能量小于100keV为好
C. 治疗性用药目前多应用以发射β射线为主的核素
D. 发身α射线类核素、俄歇电子类核素也可以用于核素治疗
E. 治疗性用药的放射性核素要有比较长的半衰期
6. [单选题]一患者突发抽搐跌倒,口吐白沫,数分钟后缓解,送医院核素脑灌注显像提示右颞叶局部放射性摄取增加。合适的诊断可能是( )
A. 脑出血
B. 颅脑损伤
C. 癫痫发作期
D. 精神分裂症发作
E. 癫痫发作问期
7. [单选题]首次通过法显像,右房显影后,左房左室立即显影,是因为( )。
A. 肺动脉瓣反流
B. 右房至左房分流
C. 三尖瓣反流
D. 左房至右房分流
E. 主动脉瓣反流
8. [单选题]根据肺毛细血管的直径,肺灌注显像时自静脉内注入放射性颗粒的直径应为( )。
A. 1~6mm
B. 1~6μm
C. 100~600μm
D. 10~60μm
E. 1~6cm
9. [单选题]根据界值特征曲线(ROC分析)的判断标准,如果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相近( )。
A. 很可能有病
B. 有助于排除疾病存在,判定为正常
C. 只提示可能有病
D. 提示很可能正常
E. 可以肯定有病
10. [单选题]光电峰的另一个名称是( )。
A. 康普顿峰
B. 全能峰
C. 共振峰
D. 散射峰
E. 反散射峰
11. [单选题]结节部位不摄取或摄取放射性很少为( )。
A. “冷”结节
B. “热”结节
C. “凉”结节
D. “温”结节
E. 占位性病变
12. [单选题]下列属于肿瘤RⅡ的临床应用价值的是( )。
A. 通过放射免疫引导手术,协助微转移灶的检测
B. 肿瘤亚临床病灶的探测
C. 为应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放射免疫治疗提供基础
D. 肿瘤的临床分期,协助治疗方案的制定
E. 以上均是
13. [单选题]肺灌注显像的原理是以下哪种机制( )
A. 细胞选择性摄取
B. 化学吸附作用
C. 微血管栓塞
D. 特异性结合
E. 非特异性结合
14. [单选题]经考核合格上岗的放射职业人员需多久参加防护知识复训?( )
A. 三年
B. 半年
C. 两年
D. 一年
E. 四年
15.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 )
A. 肝硬化性结节
B. 肝囊肿
C. 肝血管瘤
D. 肝脓肿
E. 脂肪肝
1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骨髓实质细胞?( )。
A. 网状细胞
B. 红细胞生成细胞
C. 血小板生成细胞
D. 粒细胞生成细胞
E. 脂肪细胞
17. [单选题]脾脏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A. 血液过滤功能
B. 造血功能
C. 消化功能
D. 免疫功能
E. 吞噬功能
18. [单选题]下列简写错误的是( )。
A. GRP:放射性药品生产和管理规范
B. QA:质量管理
C. GMP:药品生产和管理规范
D. QC:质量控制
E. Rp:放射化学纯度
19. [单选题]制99mTe-热变性红细胞时变性温度应控制在( )。
A. 49.5~50.0℃之间
B. 37.5~38.0℃之间
C. 45.5~46.0℃之间
D. 40.5~41.0℃之间
E. 55.5~56.0℃之间
20. [单选题]肝脏摄取胶体显像剂的细胞属于( )。
A. 红细胞
B. 库普弗细胞
C. 内皮细胞
D. 肝细胞
E. 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