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外科正高2024备考考试试题(N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23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外科正高2024备考考试试题(N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外科正高2024备考考试试题(N4),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证候中,哪项是陈皮的主治证

A. 肝郁胁痛
B. 湿痰咳嗽
C. 风痰咳嗽
D. 寒痰咳嗽
E. 胃热呕吐


2. [多选题]夏季患者骤然咯血,咳嗽气粗,头目不清,灼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数,治宜( )

A. 凉血
B. 宣肺
C. 解毒
D. 清络
E. 解表


3. [多选题]哪些情况下可以行腹腔镜术

A. 乙状结肠癌
B. 升结肠癌
C. 无法在结肠镜下电切的结肠绒毛状腺瘤
D. 直肠癌
E. 肿瘤>10cm


4. [多选题]《素问·本神》论及肺气实的症状有( )

A. 鼻塞
B. 喘喝
C. 胸部胀满
D. 仰面呼吸
E. 泾溲不利


5. [单选题]引起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A. 脾阳亏虚,饮食内停
B. 脾气下陷,阴血不足
C. 湿邪内盛,脾胃不和
D. 脾运失职,清阳不升
E. 中阳不足,寒湿内盛


6. [多选题]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

A. 温疫论
B. 三时伏气外感篇
C. 温热论
D. 尚论篇
E. 临证指南医案


7. [单选题]《素问·调经论》所言的“阳虚则外寒”,其所致的证候是

A. 外感表阳虚证
B. 内伤里阳虚证
C. 外感表寒实证
D. 内伤里寒实证
E. 以上均不是


8. [多选题]临床器官移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

A. 皮质类固醇
B. 环磷酰胺
C. 环孢素
D. FK506
E.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9. [单选题]风温病的病因是

A. 温热病邪
B. 风寒病邪
C. 风热病邪
D. 燥热病邪
E. 暑热病邪


10. [多选题]补血以治血虚的药物是

A. 龙眼肉
B. 熟地黄
C. 何首乌
D. 鸡血藤
E. 大枣


11. [多选题]春温的治疗原则是( )

A. 滋阴清热
B. 清泄里热
C. 透邪外出
D. 益气生津
E. 顾护阴津


12. [多选题]下列关于腹内脏器损伤的叙述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有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者,多为胃肠道损伤
B. 有排尿困难、血尿、外阴或会阴部牵涉痛者,提示有泌尿系脏器损伤
C. 有内出血及同侧肩部牵涉痛者,较多见于肝脾破裂
D. 有休克者,多为实质性器官损伤
E. 以上都不对


13. [单选题]根据原文"蒸蒸发热者"当用

A. 桂枝汤
B. 调胃承气汤
C. 白虎汤
D. 小承气汤
E. 栀子豉汤


14. [多选题]电视腹腔镜切除胆囊的禁忌症是

A. 高度怀疑胆囊癌
B. 伴腹腔内严重感染
C. 重度门静脉高压症
D. 6个月以内妊娠
E. 胆囊造影不显影


15. [单选题]血生脾是指

A. 脾统血
B. 火生土
C. 血生于脾
D. 血病治脾
E.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6. [多选题]治疗失血性休克主要措施应集中在

A. 补充血容量
B. 密切测量血压
C. 积极处理原发病
D. 留置导尿管
E. 抗感染


17. [多选题]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若小便自利者,可有如下转归( )

A. 发黄
B. 大便硬,为阳明病
C. 暴烦下利,日十余行
D. 但头汗出
E. 自利而渴


18. [多选题]脉浮而紧可见于( )

A. 太阳表证
B. 阳明热实证
C. 阳明中风证
D. 少阴热化证
E. 少阳经热证


19. [单选题]仲景论黄疸病的病机是

A. 湿热内蕴,熏蒸于胆
B.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C. 无湿不作黄
D. 湿邪内蕴
E. 寒湿交阻


20. [多选题]腕关节掌侧玻璃划伤,正中神经损伤不会出现下列哪项体征

A. 伸指受限
B. 外展小指受限
C. 外展拇指受限
D. 并指功能受限
E. 内收拇指受限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32p1jq.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外科卫生高级职称(正高)历年考试真题汇总(N4) 无失气宜”对“气宜”的解释是胆囊动脉可起源于据原文,数之可十,气机不畅,复发汗,周流全身# 营卫畅通,口渴引饮 始恶寒,后发热,舌白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