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全科医学正高题库精编(N1),更多中医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全科医学正高题库精编(N1),更多中医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气道梗阻需与下列哪些急症鉴别 ( )
  A. 药物过量 
  B. 脑卒中 
  C. 心脏病发作 
  D. 惊厥或抽搐 
  E. 虚脱 
 
2. [多选题]从列举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熟地、川芎、防风、桂枝可组成下列哪些方剂( )
  A. 四君子汤 
  B. 四物汤 
  C. 当归补血汤 
  D. 玉屏风散 
  E. 苓桂术甘汤 
 
3. [多选题]不宜拔罐的情况有( )
  A.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 
  B. 大血管部位 
  C. 高热抽搐者 
  D.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E. 毛发较多的部位 
 
4. [多选题]口疮实证的治疗原则是
  A. 疏风散寒 
  B. 清热解毒 
  C. 活血化瘀 
  D. 清肝泻火 
  E. 清心凉血 
 
5. [多选题]火盛伤阴型狂病,且心火亢盛者,治宜选用的方剂有( )
  A. 黄连温胆汤 
  B. 二阴煎 
  C. 琥珀养心丹 
  D. 朱砂安神丸 
  E. 牛黄清心丸 
 
6. [多选题]孕产妇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筛查的孕产妇年龄范围是18~45岁 
  B. 将在孕产期可能影响母儿健康的问题和疾病以危险程度进行指标量化 
  C. 对每一例孕产妇应用危险因素指标量化表进行危险因素的筛查 
  D. 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分级管理 
  E. 普查妇女常见病 
 
7. [多选题]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均可以选用
  A. 荆芥 
  B. 生姜 
  C. 防风 
  D. 桂枝 
  E. 薄荷 
 
8. [多选题]开窍法主要适应证是( )
  A. 热邪内陷心包 
  B. 营分热邪扰乱心神 
  C. 痰浊内蒙机窍 
  D. 腑实浊气扰神 
  E. 邪陷厥阴动血痉厥 
 
9. [多选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危患者积极的药物治疗包括哪些 ( )
  A. 肝素 
  B. 阿司匹林 
  C. 硝酸甘油 
  D. β受体阻滞剂 
  E. 血小板Ⅱb/Ⅲa拮抗剂 
 
10. [多选题]黄疸日久,肝脾肿大,湿浊蓄聚可发展成( )
  A. 水肿 
  B. 臌胀 
  C. 虚劳 
  D. 泄泻 
  E. 积聚 
 
11. [多选题]下列哪些症状不属肝胆湿热证胁痛特点
  A. 痛处走窜不定 
  B. 小便黄赤 
  C. 口苦口黏 
  D. 口干咽燥 
  E. 胁痛灼热 
 
12. [多选题]槟榔治食积气滞,泻痢后重,与其何项功效有关
  A. 利水消肿 
  B. 杀虫 
  C. 消积导滞 
  D. 行气 
  E. 缓泻通便 
 
13. [多选题]善清泄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
  A. 黄连 
  B. 黄柏 
  C. 龙胆草 
  D. 夏枯草 
  E. 白鲜皮 
 
14. [多选题]生地的性能特点包括
  A. 苦寒降泄清利 
  B. 苦寒清泄燥湿 
  C. 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 
  D. 善清营血之热 
  E. 清凉滋润,善滋阴生津 
 
15. [多选题]宋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有( )
  A. 王惟一 
  B. 刘完素 
  C. 王执中 
  D. 李东垣 
  E. 张元素 
 
16. [多选题]肩关节脱位整复后,正确的固定位置是( )
  A. 内收外旋位 
  B. 内收内旋位 
  C. 外展内旋位 
  D. 屈肘60~90° 
  E. 屈肘90~110° 
 
17. [多选题]血瘤的概念包括
  A. 体表静脉曲张 
  B. 体表血管破裂 
  C. 纵横丛集 
  D. 体表血管栓塞 
  E. 体表血络扩张 
 
18. [多选题]中风中脏腑可选用的主穴有
  A. 水沟 
  B. 内关 
  C. 曲池 
  D. 三阴交 
  E. 足三里 
 
19. [多选题]肝郁气滞聚证的主要临床特点有( )
  A. 时聚时散 
  B. 腹中气聚 
  C. 攻窜胀痛 
  D. 胸胁之间不适 
  E. 苔薄脉弦 
 
20. [多选题]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的治疗,正确的是( )
  A. 口服铁剂,二价铁盐较易吸收 
  B. 最好于两餐之间服用 
  C. 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铁剂治疗有效者,于5~7天后网织红细胞即见升高 
  E. 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应继续服用铁剂6~8周左右再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