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泌尿外科中级职称真题讲解(E7),更多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阴茎癌患者肿瘤边缘已接近阴茎基部,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有转移,应如何处理
A. 阴茎部分切除,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放疗
B. 阴茎部分切除,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放疗
C. 阴茎全切,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放疗
D. 阴茎全切,控制感染后,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放疗
E. 阴茎全切,术后放疗和化疗
2. [单选题]休克除补充有效血容量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抗休克的重要内容,下列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需注意的问题中,不正确的是
A. 应在休克发生时尽早、足量使用
B. 纠正酸中毒,否则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发挥小
C. 血管收缩剂用量不宜过大,防止加重心脏后负荷或微循环障碍
D. 应用血管扩张剂后,微循环中的酸性代谢产物进入循环,加重酸中毒
E. 血管活性药物必须配合其他抗休克治疗
3. [单选题]肋骨骨折的处理原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A. 镇痛
B.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早期下床活动
C. 尽早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D. 固定胸廓
E. 防治并发症
4. [单选题]胸壁失去完整的肋骨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又称为连枷胸。其原因是
A. 肋骨骨折伴胸骨骨折
B.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C. 两根以上肋骨骨折
D. 肺挫伤增加呼吸肌做功
E. 肋骨骨折合并气胸
5. [单选题]胸部平片上的KerleyB线是指
A. 宽约1mm,多见于上叶的条状影
B. 宽约1mm,位于肋膈角上方与胸壁或膈肌垂直的条状影
C. 肺野内细而短的网状影
D. 宽约0.5~1mm,中肺野横形条状影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有关Ⅲ度烧伤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 痛觉迟钝
B. 水疱多
C. 无栓塞血管
D. 瘢痕愈合
E. 不形成焦痂
7. [单选题]创伤伤口愈合的基本过程中,不包括
A. 急性炎症期
B. 细胞增生期
C. 组织增生期
D. 瘢痕形成期
E. 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8. [单选题]食管癌病人胸腔闭式引流出现大量淡黄色液体,考虑( )
A. 胸腔感染
B. 食管吻合口瘘
C. 胸腔活动性出血
D. 乳糜胸
E. 肺不张
9. [单选题]对关节活动度的检查,下列不正确的是
A. 肘关节伸直位为中立位0°
B. 膝关节伸直位为中立位0°
C. 足外缘与小腿垂直为踝关节伸90°位
D. 腕关节伸直位为中立位0°
E. 手指各关节完全伸直为中立位0°
10. [单选题]移植后可以降低受区创面的细菌计数
A. 自体皮片移植
B. 同种异体皮片移植
C. 异种皮片移植
D. A、B、C全是
E. A、B、C全不是
11. [单选题]阴茎癌
A. 通常经深部盆腔静脉转移
B. 罕见于婴儿期已做包皮环切的男性
C. 侵犯包皮,但不侵及阴茎头
D. 上述都是
E. 上述都不是
12. [单选题]以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 病因明确,容易诊断
B. 临床表现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
C. 病程发展迅速,一般在24小时内即发展成坏疽性胆囊炎
D. B超或CT检查胆囊内无结石,胆囊膨胀,以胆囊壁增厚为可靠征象
E. 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13. [单选题]男性,2岁。突发性腹痛,大便带血。腹部可触及包块。B超检查:包块处探及多层强弱回声团,呈"同心圆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肠套叠
B. 肠扭转
C. 小肠肿瘤
D. 急性阑尾炎
E. 坏死性小肠炎
14. [单选题]骨盆骨折由于解剖位置的关系,易于出现并发伤,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骨盆壁与多处静脉丛相邻,骨折后可伴有这些静脉的出血
B. 骶管内为马尾,骶骨骨折可损伤骶神经
C. 坐骨神经从闭孔穿出时,可因耻骨骨折而伤及
D. 坐骨支骨折可刺破直肠形成开放骨折
E. 后尿道损伤多为耻骨骨折引起
15. [单选题]在种植性转移中最多见的为
A. 卵巢癌种植到盆腔
B. 肺癌种植到胸腔
C. 胃癌种植到盆腔
D. 肝癌种植到大网膜
E. 胆管癌种植到盆腔
16. [单选题]狭窄性腱鞘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 手与腕部
B. 肘部
C. 肩部
D. 踝部
E. 足趾部
17. [单选题]不需要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进行鉴别的是
A. 急性胰腺炎
B. 高位急性阑尾炎
C. 消化性溃疡穿孔
D. 肝脓肿
E. 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18. [单选题]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疾病传播
19. [单选题]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学指标增高的是
A. 碱性磷酸酶
B. 酸性磷酸酶
C. CEA
D. POA
E. 以上均错误
20. [单选题]骨科的病理学检查、物理学检查和下列哪项检查被一起称为"三结合"检查
A. X线检查
B. 电生理检查
C. 关节镜检查
D. 实验室检查
E. 神经系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