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内科副高职称晋升题库(I9),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内科副高职称晋升题库(I9),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痿病与痹病鉴别的关键症状是
  A. 麻木 
  B. 酸楚 
  C. 疼痛 
  D. 肢困 
  E. 肌萎 
 
2. [单选题]患者张某,男性,57岁。因失眠多梦2周就诊,现夜难入眠,兼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心烦口苦,头晕目眩,痰多质黏,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其治法是
  A.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B. 疏肝泄火,镇心安神 
  C.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D.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E. 化痰泄浊,宁心安神 
 
3. [单选题]患者,女,36岁。胃脘胀痛经治疗后来见好转,而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 泛酸,口干口苦,舌红苦黄,脉弦数。治疗宜
  A. 柴胡疏肝散 
  B. 大柴胡汤 
  C. 逍遥散 
  D. 养胃汤 
  E. 化肝煎 
 
4. [单选题]"不能久立,行则振掉"是哪一府将惫矣
  A. 髓之府 
  B. 筋之府 
  C. 肾之府 
  D. 胸中之府 
  E. 命门 
 
5.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味过于甘"则
  A. 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B. 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C.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D. 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E. 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6. [单选题]用于治疗皮肤热毒紫斑的最佳方剂是
  A. 清营汤 
  B. 犀角地黄汤 
  C. 黄连解毒汤 
  D. 白虎汤 
  E. 普济消毒饮 
 
7. [多选题]以下是颤证的主要病因病机的是
  A. 风阳内动 
  B. 脾肾阳虚 
  C. 髓海不足 
  D. 气血亏虚 
  E. 痰热动风 
 
8. [单选题]"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出自
  A. 《仁斋直指方》 
  B. 《伤寒论》 
  C. 《诸病源候论》 
  D. 《丹溪心法》 
  E. 《素问·骨空论》 
 
9. [单选题]症见高热,头晕胀痛,手足躁扰,四肢抽搐,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
  A. 安宫牛黄丸 
  B. 神犀丹 
  C. 羚角钩藤汤 
  D. 白虎汤 
  E. 三甲复脉汤 
 
10. [多选题]桂枝去芍药汤证的病机是( )
  A. 胸阳不振 
  B. 表邪未解 
  C. 表邪已解 
  D. 胸阳损伤 
  E. 寒邪凝闭 
 
11. [单选题]嗜睡多卧,倦怠乏力,饭后尤其甚,首先考虑为
  A. 湿盛困脾 
  B. 瘀血阻滞 
  C. 气血不足 
  D. 阳气虚弱 
  E. 脾气虚弱 
 
12. [单选题]下列哪种厥证可演变为中风
  A. 血厥虚证 
  B. 血厥实证 
  C. 气厥虚证 
  D. 气厥实证 
  E. 痰厥 
 
13. [单选题]腰痛的致病之本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肾虚 
  D. 脾虚 
  E. 血瘀 
 
14. [多选题]胸痹虚证与下列哪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5.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主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嗽痰血证的为
  A. 大补阴丸 
  B. 百合固金汤 
  C. 六味地黄丸 
  D. 炙甘草汤 
  E. 以上均非 
 
16. [单选题]患者腹胀痛,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此证属
  A. 气滞血阻型积证 
  B. 饮食积滞型腹痛 
  C. 湿热壅滞型腹痛 
  D. 肝气郁滞型聚证 
  E. 食滞痰阻型聚证 
 
17. [单选题]前人谓"吐"是指
  A. 无物有声 
  B. 有物有声 
  C. 无物无声 
  D. 无声有物 
  E. 嗳气声缓 
 
18. [多选题]暍病中白虎加人参汤的组成是( )
  A. 人参 
  B. 石膏 
  C. 甘草 
  D. 知母 
  E. 粳米 
 
19. [多选题]患者咳嗽痰多,色白或黄,质稠,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心悸不宁,唇甲紫绀,舌质暗,或暗紫,苔腻或浊腻,脉弦滑。其治法有
  A. 涤痰 
  B. 泻肺 
  C. 祛瘀 
  D. 降火 
  E. 平喘 
 
20. [单选题]皮质醇增多症最常见的病因是
  A.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瘤 
  B.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 
  C. 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D. 异位ACTH综合征 
  E. 垂体ACTH分泌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