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急性胆囊炎应与下列哪些疾病鉴别"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消化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多选题]急性胆囊炎应与下列哪些疾病鉴别
A. 急性病毒性肝炎
B. 急性胰腺炎
C. 阑尾炎
D. 消化性溃疡穿孔
E. 右下肺炎
[多选题]在标本采集与送检中应遵守的原则包括
A. 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B.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C.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严格消毒
D.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E.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的标本
正确答案 :ABDE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可见下列哪项升高
A. 白细胞计数
B. 血钙
C. 血淀粉酶
D. 血清脂肪酶
E. C-反应蛋白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1) 血白细胞计数: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就有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在(10-20) x l〇9/L,重症者超过20xl09/L;.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2) 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 3-5日。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诊断本病。尿淀粉酶升高比血淀粉酶升高稍晚,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但下降较慢,持续1-2周。检测血淀粉酶准确性高,影响因素 少,建议以血淀粉酶为主,尿淀粉酶仅作参考。其他一些疾病(如胆石症、胆囊炎、消化性溃 疡穿孔、急性腹膜炎、肠梗阻等)均可有淀粉酶轻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此外, 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病人是否开放饮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断,不能单纯依 赖于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应综合判断。胰源性胸腔积液、腹水中淀粉酶明显升高。(3) 血清脂肪酶:血清脂肪酶常在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 ~ 10日,超过正常 3倍有诊断意义,对发病后就诊较晚的病人有诊断价值,但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多选题]关于贲门失弛缓症的描述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 患者的吞咽困难呈现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B. 患者餐后卧位时可出现食物反流,反流物呈现明显酸性
C. 患者往往伴有体重下降
D. 贲门失弛缓症的病理生理表现为食管黏膜下的黏膜肌层神经丛NANC抑制性神经节细胞减少
E. 患者食管测压可以表现为食管体部无蠕动收缩,也可以同步出现重复性的高波幅收缩
正确答案 :ABD
解析: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与食管肌层内Auerbach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或缺乏以及副交感神经分布缺陷有关,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胸骨后疼痛为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咽下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虑惊骇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初咽下困难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后期则转为持续性;从食管反流出来的内容物因未进入过胃腔,故无胃内呕吐物的特点,但可混有大量黏液和唾液;故选:ACE。
[多选题]渗透性腹泻的特点正确的是
A. 粪便NA+浓度>90mmol/L
B. 粪便渗透压>125mOsm/L
C. 粪便含有渗出液和血
D. 禁食后腹泻停止或显著减轻
E. 大量水样便,每日可达数升
正确答案 :BD
解析:①禁食后腹泻停止;②肠腔内的渗透压超过血浆渗透压;③大便中含有大量未完全消化或分解的食物成分;④粪中电解质含量不高。故AD正确。
[单选题]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易伤肺,出现咳嗽痰少症状
B. 为阴邪,易阻气机
C. 其性凝滞,引起疼痛
D. 其性重浊,可致周身酸痛
E. 其性黏滞,病难速愈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半夏、五味子
B. 麻黄、桂枝
C. 细辛、干姜
D. 生姜
E. 芍药、炙甘草
正确答案 :ABCE
[多选题]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病史10余年,近1个月症状加重,反复卧位食物反流,其治疗方法可为
A. 饭后散步
B. 应用止吐药
C. 食管下段及贲门肌层切开术
D. 少食多餐
E. 球囊扩张疗法
正确答案 :CE
解析:1.目前食管下段扩张术仅适用于禁忌手术或拒绝手术且食管尚未高度扩大的较早期病例,也可作为初期处理,扩张失败再行手术治疗,2.切除或不切除贲门的成形术及食管肌层切开术,食管肌层切开术,或其一种改良或是最成功及广泛用治疗失弛缓症的手术,故DE正确。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瘾疹气血两虚型的证候特点包括( )
A. 风团反复发作
B. 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濡细
C. 发病急
D. 迁延数年
E. 舌淡,苔薄,脉濡细
正确答案 :ABDE
[多选题]放射性胃肠道损伤的可能发病机制是
A. 肠壁组织受损
B. 肠黏膜下小动脉受损
C. 胶原再合成受抑制
D. 肠道细菌的侵入
E. 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1.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这些细胞在分化后失去分裂的能力并逐步移向肠粘膜表面。放射线抑制这些细胞的增殖,使肠粘膜发生特征性的急性病变。2. 肠粘膜下小动脉受后小动脉的内皮细胞以放射线很敏感。大剂量放射治疗使细胞肿胀、增生、纤维样变性,引起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静脉内膜炎,因此产生肠壁缺血和粘膜糜烂、溃疡。肠道内的细菌侵入使病损进一步发展。3.肠壁组织受损。肠壁组织经广泛持续照射后引起水肿,肠壁各层均有纤维母细胞增生,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呈透明样变化,最后导致纤维化、肠管狭窄、粘膜面扭曲和断理解,因此放射线产生的肠道改变可从可逆性粘膜结构改变直至慢性纤维增厚,伴有溃疡的肠管,甚至引起肠梗阻。故ABCDE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