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妇科中级职称专项训练考试试题(AI7),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妇科中级职称专项训练考试试题(AI7),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A. 阳生阴长 
  B. 阳杀阴藏 
  C. 阴静阳躁 
  D. 阳化气,阴成形 
  E. 水为阴,火为阳 
 
2. [单选题]每逢经行面浮肢肿,纳呆腹胀,腰膝酸软,月经量多,色淡质稀,其辨证为:
  A. 血瘀 
  B. 脾虚 
  C. 肾虚 
  D. 气滞 
  E. 脾肾阳虚 
 
3.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消痈,还可利胆退黄的药物是
  A. 槐花 
  B. 地榆 
  C. 侧柏叶 
  D. 大蓟 
  E. 白茅根 
 
4. [单选题]下列关于少阴病提纲脉证机理的描述最确切的是
  A. 心肾阳虚,阴血不足,神失所养 
  B. 邪入少阴,心肾虚衰,水火失济 
  C.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水气不化 
  D.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阳不外达 
  E.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浊阴上蒙 
 
5.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
  A. 透达膜原 
  B. 舒肝和胃 
  C. 分消上下 
  D. 调和营卫 
  E. 消食和胃 
 
6. [单选题]桂枝汤的臣药是
  A. 生姜 
  B. 桂枝 
  C. 甘草 
  D. 芍药 
  E. 大枣 
 
7. [单选题]《金匮要略》将黄疸病以( )分类
  A. 病因 
  B. 湿热程度 
  C. 黄色明晦 
  D. 性别 
  E. 病机 
 
8. [单选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以下何种治法
  A. 阴病治阳 
  B. 阳病治阴 
  C. 阴中求阳 
  D. 阳中求阴 
  E. 以上都不是 
 
9. [单选题]功用为“攻下热结,益气养血”的方剂是
  A. 温脾汤 
  B. 黄龙汤 
  C. 济川煎 
  D. 十枣汤 
  E. 麻子仁丸 
 
10. [单选题]有"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孕"记载的籍是:
  A. 《易经》 
  B. 《诗经》 
  C. 《山海经》 
  D. 《内经》 
  E. 《曲礼》 
 
11. [单选题]关于问诊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态度要和蔼、柔和 
  B. 循循善诱,以暗示引导患者提供所需资料 
  C. 尽量用通俗语言问诊 
  D. 直接询问患者,获取病史资料 
  E. 从简单问题开始问起 
 
12. [单选题]卫生法中民事责任的主要特征是
  A. 警告 
  B. 罚款 
  C. 记过 
  D. 降级 
  E. 赔偿 
 
13. [单选题]产后痉证阴血亏虚型的主症有( )。
  A. 头项强直 
  B. 牙关紧闭 
  C. 四肢抽搐 
  D. 舌淡红,无苔,脉虚细 
  E. 以上都是 
 
14. [单选题]贝母瓜蒌散的功用是
  A. 清热平肝,涤痰息风 
  B. 清肺化痰,散结排脓 
  C. 止咳化痰,疏风宣肺 
  D. 燥湿化痰,平肝息风 
  E.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15. [单选题]带下病是指
  A. 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或伴有全身局部症状者 
  B. 即带下过多和带下过少 
  C. 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 
  D. 带下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 
  E. 以上均错误 
 
16. [单选题]经、带、胎、产诸病,凡出现肾阴不足之证,其治则为
  A.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 滋肾养阴,填精益髓 
  C.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 补益肾气,滋阴潜阳 
  E. 以上都不对 
 
17. [单选题]下列能用半夏厚朴汤治疗的证侯表现是
  A. 头昏目眩,郁闷不舒,但头汗出,呕不能食,大便难,脉微弱 
  B. 少腹里急,腹满或疼痛拒按,月经后期、量少甚或闭经,经期腹痛 
  C. 自觉咽中阻塞不适,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饮食无碍 
  D. 无故悲伤欲哭,频频欠伸,神疲乏力,心烦失眠,情绪易于波动 
  E. 小腹急痛,小便不通,烦热不得卧,倚息 
 
18. [单选题]桔梗不宜用于治疗
  A. 咳嗽痰多 
  B. 咯痰不爽 
  C. 咽痛音哑 
  D. 阴虚久咳 
  E. 肺痈胸痛 
 
19. [单选题]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 阳气固密于外 
  B. 阴精充足 
  C. 精神清静 
  D. 阴气固守于内 
  E. 传精神,服天气 
 
20. [单选题]服药方法,汤剂一般宜
  A. 温服 
  B. 热服 
  C. 冷服 
  D. 小量频服 
  E. 温开水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