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营养学卫生技术中级在线在线题库(D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10   [手机版]    

营养学卫生技术中级在线在线题库(D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营养学卫生技术中级在线在线题库(D1),更多营养学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能引起"醉酒症状"的是

A. 砷中毒
B. 锌中毒
C. 亚硝酸盐中毒
D. 赤霉病麦中毒
E. 毒蕈中毒


2. [单选题]公共营养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其研究对象是

A. 人类社会中某个个体
B. 人类社会中某一特殊人群
C. 人类社会中某一限定区域内的某个个体
D. 人类社会中某一限定区域内的某一特殊人群
E. 人类社会中某一限定区域内的各种人群


3. [单选题]下列食物加工过程中可应用哑硫酸盐的是

A. 熏鱼
B. 叉烧肉
C. 蜜饯
D. 火腿
E. 奶粉


4. [单选题]呼吸衰竭病人每千克体重能量消耗增高,能量计算公式是[66+13.7×体重(kg)+5.0×身高(cm)-6.8×年龄(y)]计算时应( )。

A. 乘上校正系数C(男1.16,女1.19)
B. 增加20%
C. 增加35%
D. 减少15%
E. 增加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5. [单选题]易引起银耳变质中毒的是

A. 椰毒假单胞菌
B. 葡萄球菌
C. 副溶血性弧菌
D. 沙门菌
E. 大肠杆菌


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7. [单选题]最适合于婴儿的糖类是( )。

A. 葡萄糖
B. 半乳糖
C. 蔗糖
D. 乳糖
E. 淀粉


8. [单选题]食物热效应的最高点通常出现在进食后的

A. 1小时内
B. 2小时内
C. 3小时内
D. 4小时内
E. 5小时内


9. [单选题]对于一般孕妇而言,整个妊娠期母体体重约增加

A. 8~10kg
B. 5~16kg
C. 16~18kg
D. 18~20kg
E. 20~22kg


10. [单选题]脂溶性维生素中最易于排出体外的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
E. 维生素C


11. [单选题]以下易引起感染性食物中毒的是

A. 副溶血性弧菌
B. 葡萄球菌
C. 肉毒梭菌
D. 霉变甘蔗
E. 镰刀菌


12. [单选题]胃肠外营养支持常见的并发症不包括

A. 气胸、血胸
B. 神经损伤
C. 电解质紊乱
D. 糖代谢紊乱
E. 肝损害


13. [单选题]属于常见污染食品的霉菌的是

A. 假单胞菌属
B. 弧菌属
C. 芽胞梭菌属
D. 镰刀菌属
E. 嗜盐球菌属


14.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脂肪的主要功能

A. 贮存和提供能量
B. 保温和润滑作用
C. 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D. 调节血糖
E. 内分泌的作用


15. [单选题]影响农作物农药残留的因素有

A. 农作物的品种
B. 施药到收获的时间间隔
C. 环境、气象条件
D. 农药品种
E. 以上都是


16. [单选题]早、中、晚三餐合理的能量分配是( )。

A. 25%、40%、35%
B. 30%、40%、30%
C. 35%、40%、25%
D. 40%、35%、25%
E. 35%、35%、30%


17. [单选题]肠外营养支持时,与发生肝损害并发症关系不密切的是

A. 长期过高的能量供给
B. 葡萄糖、脂肪与氮量的供给不合理
C. 胆汁淤积
D. 患者本身有败血症
E. 患者本身有胰腺炎


18.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肠外营养的营养物质是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整蛋白
D. 维生素
E. 矿物质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肽类的特殊生理功能

A. 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
B. 促进矿物质吸收
C. 降血压
D. 清除自由基
E. 降血脂


20. [单选题]下列适宜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营养治疗为

A. 鼓励每餐多摄食
B. 低能量
C. 限制亚油酸的摄入
D. 限制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
E. 高蛋白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3eg2op.html
  • 下一篇:营养学技术中级2024考试试题在线模考(D1) 与发生肝损害并发症关系不密切的是有些人煮稀饭为了增加其黏稠性而加碱,校正系数应为( )。米面食物在口腔中反复咀嚼后产生甜味感,是因为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分解成( )。能量摄入情况调查 社会经济指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