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肿瘤内科正高2024易错易混考试试题(E6),更多肿瘤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肿瘤内科正高2024易错易混考试试题(E6),更多肿瘤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生地黄的主治病证是( )
  A. 温热病热入营分 
  B. 血热妄行出血证 
  C. 热病伤阴,口干口渴 
  D. 消渴证 
  E. 热伤阴液,肠燥便秘 
 
2. [单选题]具有固护胎儿作用的经脉是( )
  A. 督脉 
  B. 带脉 
  C. 任脉 
  D. 阴维脉 
  E. 阳维脉 
 
3. [单选题]湿邪致病最易困阻的是( )
  A. 心阳 
  B. 肺气 
  C. 脾阳 
  D. 肝阳 
  E. 肾气 
 
4. [多选题]保乳手术和放化疗综合治疗乳腺癌的适应证为 ( )
  A. 肿瘤≤3cm 
  B. 肿块在乳腺中央区 
  C. 有胶原脉管性病史 
  D. 乳腺肿瘤大小与乳腺大小比例合适 
  E. 病人自愿 
 
5. [单选题]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甚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自汗,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此胸痹应辨证为( )
  A. 心血瘀阻 
  B. 痰浊闭阻 
  C. 寒凝心脉 
  D. 心肾阴虚 
  E. 阳气虚衰 
 
6. [多选题]白豆蔻的主治病证是( )
  A. 湿阻中焦证 
  B. 胃寒呕吐证 
  C. 风寒湿痹病 
  D. 脾胃气滞证 
  E. 肺燥咳喘证 
 
7.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常舌象的是( )
  A. 舌体柔软 
  B. 舌体活动自如 
  C. 舌质淡嫩少苔 
  D. 舌质淡红 
  E. 舌苔薄白 
 
8. [多选题]下列关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好发于中青年男性 
  B. 该肿瘤属于良性肿瘤 
  C. 大多数病变可出现囊变 
  D. 肿瘤内易合并出血及坏死 
  E. MRI或者CT是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9. [多选题]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麻黄、桂枝 
  B. 细辛、干姜 
  C. 芍药、炙甘草 
  D. 生姜 
  E. 半夏、五味子 
 
10. [多选题]可以治疗发热伴头痛、咽肿、目赤肿痛的配伍是( )
  A. 关冲、曲池、少商、头临泣 
  B. 外关、中渚、液门、角孙 
  C. 丝竹空、阳池、关冲、支沟 
  D. 大椎、风池、廉泉、关冲 
  E. 中脘、外关、内关、足三里 
 
11. [单选题]患者舌质红,苔黄腻多为( )
  A. 痰饮 
  B. 湿热 
  C. 瘀血 
  D. 阴虚 
  E. 虚寒 
 
12. [多选题]遗精病除药物治疗外,尚需注意以下调摄中的( )
  A. 节制房事 
  B. 戒除手淫 
  C. 避免过度的脑力紧张 
  D. 注意精神调养,排除杂念 
  E. 少食辛辣 
 
13. [多选题]止带方的药物组成有( )
  A. 茯苓、猪苓 
  B. 车前子、泽泻 
  C. 茵陈、黄柏、栀子 
  D. 丹皮、赤芍、牛膝 
  E. 生地、黄芩、木通 
 
14. [单选题]多为实质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是( )
  A. 五脏 
  B. 六腑 
  C. 奇恒之腑 
  D. 奇经八脉 
  E. 肝、脾、肺、肾 
 
15. [单选题]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者,属于( )
  A. 心脾两虚证 
  B. 心血亏虚证 
  C. 脾气亏虚 
  D. 气血亏虚证 
  E. 脾肾亏虚证 
 
16. [单选题]喘证的发病部位主要在( )
  A. 脾、肺 
  B. 心、肺 
  C. 肺、肾 
  D. 心、肝 
  E. 心、肾 
 
17. [单选题]七情内伤致病多损伤的脏是( )
  A. 心、肝、脾 
  B. 心、肺、脾 
  C. 心、肝、肾 
  D. 心、肺、肝 
  E. 肺、脾、肾 
 
18. [单选题]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错误的是( )
  A.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 
  B. 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 
  C. 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 
  D. 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E. 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 
 
19. [单选题]用双手握住肢体远端,用力做缓缓的、连续不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该法属比较轻松、柔和、舒畅的一种手法,称之为( )
  A. 拍法 
  B. 击法 
  C. 摇法 
  D. 抖法 
  E. 踩跷法 
 
20. [单选题]下列属从治法的是( )
  A. 寒因寒用 
  B. 寒者热之 
  C. 用热远热 
  D. 攻补兼施 
  E. 阳病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