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2023真题讲解(AH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12-13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2023真题讲解(AH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2023真题讲解(AH7),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关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哪项是错误的

A. 水肿开始于眼睑
B. 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C. 水肿处指压后凹陷不明显
D. 由于肠道水肿可引起腹泻
E. 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腹水


2. [单选题]《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

A. 牌、胃
B. 肝、胆
C. 心、小肠
D. 肺、大肠
E. 肾、膀胱


3. [单选题]儿童时期病理性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

A. 转移性骨病变
B. 良性骨囊肿
C. 废用性萎缩
D. 佝偻病
E. 成骨不全


4.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法洛四联症的主要体征

A. 不同程度的紫绀和体格发育落后
B. 心界不大,搏动强烈
C. 胸骨左缘常扪及右心室搏动及收缩期震颤
D.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E. 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早期喷射性杂音


5. [单选题]风湿热的次要表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发热、关节痛
B. 既往有风湿热史
C. 血沉增快
D.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E. CRP阳性


6.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猩红热的临床特征:

A. 咽喉肿痛靡烂
B. 舌如杨梅
C. 面部无疹
D. 口周苍白
E. 疹间皮肤正常


7. [单选题]患儿,7岁。曾咳喘反复发作。现面色白,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自汗怕冷,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

A. 玉屏风散
B. 六君子汤
C. 金匮肾气丸
D. 二陈汤
E. 参苓白术散


8. [多选题]温邪的特异栓体现在( )

A. 从外侵袭人体
B. 温热性质显著
C. 易消耗人体阴津
D. 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
E. 直接导致精神异常


9. [单选题]关于脑复苏的治疗措施,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A.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十分重要
B. 先决条件是确保循环功能稳定
C. 低温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早期不宜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 脱水治疗应以渗透性利尿为主


10. [单选题]患者突然昏倒,口噤不开,面青身凉,苔白,脉迟有力。首选药物是

A. 冰片
B. 苏合香
C. 郁金
D. 牛黄
E. 石菖蒲


11. [多选题]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成药有

A. 小儿羚角散
B. 龙胆泻胆丸
C. 安宫牛黄丸
D. 琥珀镇惊丸
E. 清开灵注射液


12. [单选题]诊断苯丙酮尿症的重要依据是

A. 尿和汗液有鼠尿气味
B. 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
C. 顽固性惊厥
D. DNA分析
E. 血中苯丙氢酸明显升高


13. [单选题]小儿脑肿瘤不多见的是

A. 星状细胞瘤
B. 脑膜瘤
C. 成髓细胞瘤
D. 室管膜瘤
E. 颅咽管瘤


14. [单选题]5岁小儿,两下肢(包括臀部)烧伤面积可达到

A. 34%
B. 39%
C. 41%
D. 46%
E. 48%


15. [单选题]早产儿出生后体温偏低或不升的原因中,哪项除外

A. 体温调节功能差
B. 棕色脂肪少
C. 体表面积大
D. 出汗功能好
E. 皮下脂肪少


16. [单选题]脾约证的脉象是

A. 脉滑而疾
B. 脉沉迟
C. 趺阳脉浮而涩
D. 脉浮大
E. 脉微涩


17. [单选题]麻疹的早期特征为:

A. 高热
B. 咳嗽
C. 眼结膜充血
D. 玫瑰色斑丘疹
E. 颊粘膜灰白色斑点


18. [单选题]风疹出疹多发热的第几天:

A. 当天或第2天
B. 3天
C. 5天
D. 7天
E. 1天


19. [单选题]听诊时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 小儿主动脉瓣区第二音比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响(A2>P2)
B. 小儿第—心音与第二心音响度几乎相等
C. 随年龄增力心尖部第一音较第二音强
D. 可出现吸气性第二心音分裂
E. 心底部第二音超过第一音


20. [单选题]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浊阴"在人体内的分布规律是

A. 五脏、下窍、六腑
B. 四肢、五脏、六腑
C. 六腑、上窍、腠理
D. 腠理、四肢、五脏
E. 腠理、下窍、五脏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3ekxpm.html
  • 下一篇:温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 ) 生后第3天出现呕血和血便,咳嗽气喘,除周围血象呈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之外,尚有胃食管反流的发病机制包括患儿,嘴角抽动,地域不同,以固定方式重复出现,无节律性,抽动时可出现异常发声:3、抽动能受意志遏制,脑电图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