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针灸中级2024智能考试试题(A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18   [手机版]    

中医针灸中级2024智能考试试题(A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针灸中级2024智能考试试题(A8),更多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水热互结伤阴的小便不利证,当选用

A. 猪苓散
B. 猪苓汤
C. 茯苓戎盐汤
D. 栝蒌瞿麦丸
E. 滑石白鱼散


2. [单选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B. 病原体、感菌动物、易感人群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传染源、传播途径
E. 社会环节、自然环节


3. [单选题]《素问·灵兰秘典论》言膻中的主要功能有

A. 产生七情
B. 聚藏精气
C. 代君行令
D. 辅助血行
E. 以上都是


4.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华”中,心其华在

A. 面
B. 骨
C. 筋
D. 血
E. 发


5. [单选题]《金匮要略》将黄疸病以( )分类

A. 病因
B. 湿热程度
C. 黄色明晦
D. 性别
E. 病机


6. [单选题]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穴,属于何种腧穴定位法

A. 骨度同身寸定位法
B. 固定标志定位法
C. 活动标志定位法
D. 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定位法
E. 简便定位法


7. [单选题]九仙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乌药、生枳壳
B. 知母、密蒙花
C. 人参、桑白皮
D. 山药、五倍子
E. 诃子、炙黄芪


8. [单选题]原则上不宜使用解表剂的病证是

A. 麻疹初起
B. 水肿初起
C. 温病初起
D. 痢疾初起
E. 以上都不是


9.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反佐”范畴的是

A. 热因热用
B. 壮水制火
C. 以泻代清
D. 火郁发之
E. 寒药热服


10. [单选题]目赤肿痛之外感风热者,宜配用

A. 鱼腰、球后
B. 少商、上星
C. 行间、侠溪
D. 血海、膈俞
E. 列缺、照海


11. [单选题]“谷疸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治用

A. 大黄硝石汤
B. 茵陈五苓散
C. 栀子大黄汤
D. 茵陈蒿汤
E. 硝石矾石散


12. [单选题]在额部,当两眉头之间的腧穴是

A. 攒竹
B. 太阳
C. 鱼腰
D. 印堂
E. 当阳


1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真武汤证的或然症( )

A. 咳
B. 下利
C. 小便利
D. 小便不利
E. 呕


14. [单选题]曲泽穴的主治不包括

A. 肘臂挛痛
B. 心痛,心悸
C. 胃痛,呕吐
D. 遗尿,遗精
E. 热病,中暑


15. [单选题]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病邪轻浅者,其治法是

A. 因而越之
B. 引而竭之
C. 减之
D. 彰之
E. 扬之


16. [单选题]既能用于风湿痹证,又可用于骨蒸潮热的药物是

A. 威灵仙
B. 络石藤
C. 木瓜
D. 秦艽
E. 防己


17. [单选题]夏某,女,60岁。近5年来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平素倦怠乏力,面白无华,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理气止呕
B. 取穴主要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C. 主穴基础上可配脾俞、胃俞,但不用灸法
D. 基本针灸治疗处方是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
E. 若肠鸣明显,可在主穴基础上加脾俞、大肠俞


18. [单选题]手少阳三焦经的主治特点是

A. 侧头、胁肋病
B. 前头、鼻、口齿病
C. 前头、口齿,胃肠病
D. 后头、背腰病
E.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19. [单选题]厥阴病的提纲证不包括

A. 气上撞心
B. 饥而不欲食
C. 厥逆
D. 消渴
E. 心中疼热


20. [单选题]既可固表止汗,又可益气、除热的药物是

A. 麻黄根
B. 浮小麦
C. 糯稻根须
D. 五味子
E. 五倍子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3eq3r0.html
  • 下一篇:2024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针灸医学主治历年真题(A8) 食少腹胀,卫不固营# 肠胃实热,必伤人体的正气 正气不足,3~6g,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治应补益脾肾,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浙江的贝母, 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