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第一眼位时,下直肌与视轴之间夹角为
A. 18°
B. 21°
C. 23°
D. 25°
E. 51°
2. [单选题]对Behcet病而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口腔溃疡多持续2周以内
B. 皮肤改变是多种多样的
C. 不发生关节炎
D. 可出现附睾炎
E. 出现生殖器溃疡
3. [单选题]筛板前和筛板部视神经血供来自
A. 后睫状动脉
B. 视网膜中央动脉
C. 眼动脉
D. 颈内动脉
E. 大脑前动脉分支
4. [单选题]急性视盘炎表现为
A. 正常视野
B. 生理盲点扩大
C. 和生理盲点相连的水平视野缺损
D. 中心暗点
E. 同侧偏盲
5.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眼屈光系统的是
A. 角膜
B. 房水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E. 视网膜
6. [单选题]属微小RNA病毒
A. EB病毒
B. 肠道病毒70型
C. 腺病毒
D. 巨细胞病毒
E. 单纯疱疹病毒
7. [单选题]引起双眼视乳头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颅内高压
B. 贫血
C. 高血压
D. 青光眼术后
E. 慢性肾炎
8. [单选题]下面不会引起瞳孔缩小反射的是
A. 近反射
B. 直接对光反射
C. 调节反射
D. 暗反射
E. 集合反射
9. [单选题]不表现为一过性视力丧失的是( )
A. 视盘水肿
B. 一过性视网膜缺血发作
C.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D. 体位性低血压
E.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0. [单选题]球后视神经炎的视野改变中不正确的是
A. 视野改变以红、绿视野改变为甚
B. 中心暗点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哑铃状暗点
C. 偏盲性视野缺损
D. 周边视野缩小
E. 中心或旁中心暗点
1.正确答案 :C
解析:第一眼位时,下直肌与视轴之间夹角为23°。故答案为C。
2.正确答案 :C
解析:Behcet眼以外常见病有: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一般7~10天愈合;反复发作的皮肤结节样红斑;反复发作的生殖器溃疡;反复发作的多关节炎。
3.正确答案 :A
解析:视盘表面的神经纤维由来自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毛细血管供应,而筛板前和筛板部的血供则来自睫状后短动脉。
4.正确答案 :D
解析:视神经炎多为轴性,临床表现为中心暗点。
5.正确答案 :E
解析:眼球主要有两部分,屈光传导系统和感光成像系统。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感光成像系统是视网膜。另外房水有一定的屈光指数,亦属屈光系统。故本题答案为E。
6.正确答案 :B
解析:1.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24均为微小RNA病毒,具有肠道病毒的生物学及理化特性。
2.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24的传染性极强,人群中各年龄组普遍易感,夏秋季易流行,病毒通过手一眼或分泌物传播,导致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3.单纯疱疹病毒有Ⅰ、Ⅱ两型,Ⅰ型病毒易感染腰以上皮肤、黏膜如面、唇、眼部,在单纯疱疹病毒性眼病中占87%~98%;对角膜致病发病早,病变较表浅;嗜神经性较弱;对碘苷较敏感;常潜伏在三叉神经节、上颈神经节;易复发。EB病毒所致的眼病有急性滤泡性结膜炎、钱币状角膜炎、上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泪腺炎、原发性眼干燥症、视神经炎、脉络膜视网膜炎等;肠道病毒70型可导致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以潜伏期短、发病急、暴发流行为特点;腺病毒引起的常见眼病为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咽结膜热、非特异性滤泡性结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眼部表现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视网膜脱离、色素膜炎、角膜内皮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无眼球、白内障、视盘发育不全或缺损等。以上几种病毒中以单纯疱疹病毒导致的角膜感染最为常见。
7.正确答案 :A
解析:颅内压增高是双眼视乳头水肿最重要、最常见的病因;其眼底改变除视乳头水肿外基本正常。高血压、慢性肾炎除可引起视乳头水肿外,更常见的眼底改变是后极部视网膜出血、渗出和水肿。而眼眶蜂窝织炎、青光眼术后仅可引起患眼视乳头水肿。
8.正确答案 :D
解析:瞳孔反射检查不仅可提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信息,而且还可了解有关视觉的客观信息,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瞳孔反射分为瞳孔缩小反射和开大反射。直接对光反射、调节反射和集合反射时都引起瞳孔缩小;近反射包括了调节反射和集合反射,故亦引起瞳孔缩小;而暗反射引起瞳孔开大,因此.答案是D。
9.正确答案 :E
解析:一过性视力丧失:常见于视盘水肿、一过性视网膜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精神刺激性黑蒙、直立性低血压、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过度疲劳、偏头痛、癔症等。故答案选E。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偏盲性视野缺损出现在视交叉以上的视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3evg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