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儿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在线题库下载(B5),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儿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在线题库下载(B5),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小建中汤证可见( )
  A. 恶寒 
  B. 烦 
  C. 阳脉弦 
  D. 心中悸 
  E. 阴脉涩 
 
2. [单选题]幼儿期是指:
  A. 从出生到生后28天 
  B. 生后28天到满1周岁 
  C. 1~3岁 
  D. 3~7岁 
  E. 7~12岁 
 
3.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早产颅内出血预后较差 
  B. 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预后好 
  C. 脑实质出血预后差 
  D. 大量脑室内出血并脑室扩大预后差 
  E. 极低体重儿脑室周围出血并PVL预后差 
 
4. [单选题]具有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功效的药物是
  A. 天南星 
  B. 蝉蜕 
  C. 海藻 
  D. 防风 
  E. 蕲蛇 
 
5. [多选题]泄泻病可涉及的脏腑是
  A. 脾 
  B. 胃 
  C. 肝 
  D. 大肠 
  E. 肾 
 
6. [单选题]立迟、行迟、手软、足软,是由于哪些脏器不足而引起
  A. 肝脾肾 
  B. 心肺肾 
  C. 心脾肾 
  D. 脾肺肾 
  E. 心肝肾 
 
7. [单选题]临床不会导致月经先期的是
  A. 气虚不摄 
  B. 肝郁血热 
  C. 营血亏损 
  D. 阴虚火旺 
  E. 阳盛血热 
 
8. [单选题]治疗积滞脾虚夹积证的首选方是
  A. 消乳丸 
  B. 木香大安丸 
  C. 健脾丸 
  D. 参苓白术散 
  E. 保和丸 
 
9. [多选题]厌食发生的原因可有
  A. 环境改变 
  B. 情志不畅 
  C. 先天不足 
  D. 他病失调 
  E. 饮食不节 
 
10. [单选题]便秘燥热内结证的辨证要点为
  A.  大便干硬,排出困难,口臭,舌质红,苔黄燥 
  B.  有伤乳、伤食史,便秘腹胀,舌苔厚腻 
  C.  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大便闭涩,胸胁痞闷 
  D.  虽有便意,排出困难,神倦懒言,面白无华 
  E.  胸胁痞闷,舌淡苔白滑 
 
11. [单选题]患儿男,6个月,腹泻3天,暴泻不止。查见:面色苍白,神疲气弱,表情淡漠,四肢厥冷,啼哭无泪,尿少,舌淡苔白。此患儿属泄泻哪个证型
  A. 伤阳 
  B. 伤阴 
  C. 气阴两伤 
  D. 脾肾阳虚 
  E. 阴竭阳脱 
 
12. [单选题]中医踩跷疗法临床用于
  A. 骶髂关节扭伤 
  B. 腰骶关节扭伤 
  C. 腰椎间盘突出症 
  D. 肩周炎 
  E. 腰扭伤 
 
13. [单选题]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应采取什么方法处理
  A. 竹叶石膏汤主之 
  B. 栀子豉汤主之 
  C. 黄连阿胶汤主之 
  D.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E. 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14. [单选题]一指禅推法的频率为每分钟
  A. 220~250次 
  B. 120~160次 
  C. 60~100次 
  D. 150~200次 
  E. 50~80次 
 
15. [单选题]紫苏适量煎汤内服,适用于
  A. 各种药物和食物中毒 
  B. 鱼胆中毒 
  C. 细菌毒素、药物、蛇毒等中毒 
  D. 各种中毒 
  E. 有机磷中毒
  
 
16. [单选题]小儿五指末节的罗纹面的诸穴大都以旋推为补,直推为清,除了
  A. 脾经 
  B. 心经 
  C. 肾经 
  D. 肝经 
  E. 肺经 
 
17. [多选题]下列哪些著作为陈文中所写
  A.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B. 《幼幼心书》 
  C. 《小儿痘疹方论》 
  D. 《小儿痘疹袖金方论》 
  E. 《小儿病源方论》 
 
18. [单选题]小儿中药用量,幼儿及幼童应为成人量的
  A. 1/6 
  B. 1/3 
  C. 1/2 
  D. 2/3或等量 
  E. 3/2 
 
19. [多选题]邪陷厥阴型肺炎喘嗽症状可见
  A. 壮热神昏 
  B. 烦躁谵语 
  C. 四肢抽搐 
  D. 两目上视 
  E. 口唇青紫 
 
20. [多选题]紫癜的预防与调摄应注意
  A. 积极寻找引起本病的各种原因,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 
  B. 不吃容易引起紫癜的食物和药物。 
  C. 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D. 出血多时,安静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消除紧张情绪。 
  E. 避免外伤跌扑碰撞,以免引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