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外科医学副高相关专业考试试题(X9),更多中医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外科医学副高相关专业考试试题(X9),更多中医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一男性患者,50岁。症见右侧乳晕下有一扁圆形肿块,边缘清楚,活动度好,有轻压痛。考虑
  A. 乳疬 
  B. 乳癖 
  C. 乳核 
  D. 乳发 
  E. 乳痈 
 
2. [单选题]肝移植术后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 急性排斥反应 
  B. 慢性排斥反应 
  C. 血管并发症 
  D. 胆道并发症 
  E. 感染性并发症 
 
3. [多选题]引起肉瘿常见的病因病机是( )
  A. 湿热内壅 
  B. 情志不和 
  C. 肝失疏泻 
  D. 脾失健运 
  E. 痰浊内生 
 
4. [单选题]目前国内麻醉医生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是
  A. 局麻 
  B. 针麻 
  C. 脊麻 
  D. 硬膜外麻醉 
  E. 气管内插管全麻 
 
5. [多选题]肛隐窝炎的特点有( )
  A. 肛门部不适 
  B. 疼痛 
  C. 肛门潮湿 
  D. 肛门脓肿 
  E. 流脓 
 
6. [多选题]栀子豉汤证见“饥不能食”的病机是( )
  A. 胃热阴虚 
  B. 热扰胸膈 
  C. 脾失健运 
  D. 胃气呆滞 
  E. 胃虚肠实 
 
7. [单选题]关于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见毛细血管与小血管壁有粒细胞浸润 
  B. 可见毛细血管与小血管壁有血栓形成 
  C. 可见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D. 可见弥漫的向心性动脉内膜增厚 
  E. 可见实质内明显出血、水肿及大片出血性坏死 
 
8. [单选题]疖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湿邪缠绵 
  B. 瘀血阻滞 
  C. 正气不足 
  D. 肾气亏损 
  E. 火毒内蕴 
 
9. [多选题]《素问·痿论》所说的"肝热"的诊断要点包括( )
  A. 色苍 
  B. 色黑 
  C. 爪枯 
  D. 肉蠕动 
  E. 齿槁 
 
10. [单选题]胰岛细胞瘤免疫组化染色无意义的是
  A. INS阳性 
  B. GLU阳性 
  C. GAS阳性 
  D. SS阳性 
  E. PSA阳性 
 
11. [单选题]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处的深部,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容易走窜,常见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当诊断为
  A. 发颐 
  B. 赤游丹毒 
  C. 流痰 
  D. 流注 
  E. 痈 
 
12. [单选题]关于细菌性肝脓肿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肝外伤时细菌直接感染 
  B. 细菌沿胆道上行性感染 
  C. 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细菌经血行感染至肝 
  D. 脓肿内容物呈果酱样 
  E. 能形成膈肌下脓肿 
 
13. [单选题]急性左心衰时,RAP/CVP比值与PCWP变化为:
  A. 降低,阵低 
  B. 降低,升高 
  C. 不变或降低,降低 
  D. 不变或升高.升高 
  E. 升高,升高 
 
14. [单选题]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其原因是
  A. 阳气损伤 
  B. 阴津亏损 
  C. 阴阳两虚 
  D. 内传少阴 
  E. 以上都不是 
 
15. [单选题]疮疡阳证中,中期(化脓期)病情进展,则脉率较快,可在
  A. 80~84次/分 
  B. 84~90次/分 
  C. 80~100次/分 
  D. 90~95次/分 
 
16. [单选题]男性,23岁。左胸外伤后,摄片提示左肺压缩<30%,左侧第3肋单处骨折。其治疗方案首选
  A. 吸氧 
  B. 胸穿排气 
  C. 建立静脉通路 
  D. 胸腔闭式引流 
  E. 镇静止痛,保守疗法 
 
17. [单选题]下列关于四逆汤证病机的描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A. 心肾阴虚,阳不外达 
  B. 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C. 肾阳衰微,阴盛格阳 
  D. 心肾气血阴阳俱虚 
  E. 寒邪直中少阴,阳郁不达 
 
18.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瘀血的脉症包括( )
  A. 胸部胀满 
  B. 但欲漱水不欲咽 
  C. 脉微大来迟 
  D. 腹部胀满 
  E. 唇萎舌青 
 
19. [单选题]癣的病因为
  A. 金黄色葡萄菌 
  B. 病毒 
  C. 浅部真菌 
  D. 链球菌 
  E. 深部真菌 
 
20. [单选题]外科患者血红蛋白在多少之间,还要结合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等因素才决定是否输血
  A. 血红蛋白70~80g/L 
  B. 血红蛋白80~100g/L 
  C. 血红蛋白75~110g/L 
  D. 血红蛋白80~90g/L 
  E. 血红蛋白70~10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