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理化检验技术(正高)易错易混考试试题(T7),更多理化检验技术_正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在样品的保存中,以下哪项叙述正确
A. 保持原有水分
B. 稳定待测成分
C. 防止腐败变质
D. 防止污染
E. 以上都不对
2. [多选题]水中硝酸盐氮测定方法很多,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采用下列哪几种方法
A. 离子色谱法
B. 电极法
C. 镉柱还原法
D. 紫外分光光度法
E. 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
3. [多选题]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有
A. 显微镜计数法
B. 滤膜溶解涂片法
C. 滤膜蒸气法
D. 自然沉降法
E. 滤膜采集法
4. [多选题]下列哪个玻璃仪器不能使用烘烤的方式干燥
A. 烧杯
B. 称量瓶
C. 滴定管
D. 容量瓶
E. 试管
5. [多选题]毛细管电泳技术分离模式主要有
A. 毛细管区带电泳
B.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C. 毛细管筛分电泳
D. 亲和毛细管电泳
E. 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6. [多选题]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 系统误差呈现正态分布
D.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E. 系统误差偶然出现
7. [多选题]在测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操作错误的是
A. 称量某物时未冷却至室温就进行称量
B. 滴定前用待测定的溶液淋洗锥形瓶
C. 称量用砝码没有校正
D. 用移液管移取溶液前未用该溶液洗涤移液管
E. 总是多加了一滴滴定液
8. [多选题]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的参数改变是
A. 柱长缩短
B. 固定相改变
C. 流动相流速增加
D. 相比减少
E. 柱温改变
9. [多选题]维生素pp微生物测定法的原理是,某一种微生物的生长必须有维生素pp,培养基中若缺乏这种维生素,该细菌不能生长。在一定的条件下该细菌生物情况以及它的代谢产物乳酸的浓度与培养基中尼克酸素的含量成正比,因此,测定样品中的尼克酸含量可利用
A. 酸度
B. 浑浊度
C. 碱度
D. 光密度
E. 色度
10. [多选题]《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砷测定方法是
A.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B. 氢化物原子吸收法
C.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D. 原子荧光法
E. 砷斑法
11. [多选题]硫酸-硝酸消化食品样品过程中,要维持定量的硝酸是
A. 使样品灰化
B. 缩短消化时间
C. 避免发生炭化还原金属
D. 除去干扰杂质
E. 为了消化完全
12. [多选题]重量法测定硫酸盐过程中,通常形成硫酸钡沉淀后需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h,其目的是什么
A. 防止形成碳酸钡沉淀
B. 减少沉淀的吸附作用
C. 减少形成晶状沉淀
D. 防止磷酸盐对结果的干扰
E. 使沉淀结晶增大
13. [多选题]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不能测定的氨基酸是
A. 色氨酸
B. 精氨酸
C. 赖氨酸
D. 胱氨酸
E. 苯丙氨酸
14. [多选题]在气相色谱法中,老化色谱柱的目的是为了
A. 除去残留的低沸点物质
B. 提高柱效率,提高灵敏度
C. 使固定液均匀、牢固地分布在担体表面上
D. 除低沸点杂质,保护检测器
E. 增加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15. [多选题]在萃取金属化合物时,常加入一些盐析剂以提高萃取效率,在下列盐中属于盐析剂的是
A. 铝盐
B. 镁盐
C. 铁盐
D. 锂盐
E.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16. [多选题]我国卫生部1999年发布的六种生物限值中,包括下列哪些
A. 苯
B. 甲苯
C. 一氧化碳
D. 三氯乙烯
E. 铅
17. [多选题]新银盐分光光度法测定砷的方法原理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A. 样品经消解后,化妆品中砷变成砷离子
B. 五价砷被加入的还原剂还原为三价砷
C. 与硝酸银反应生成带色的胶态银
D. 在碘化钾和盐酸羟胺的作用下砷离子被还原
E. 三价砷被新生态的氢还原为砷原子
18. [多选题]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内容包括哪3项
A. 测试设备的数量
B. 测试设备的性能
C. 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
D. 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
E. 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仪器条件
19.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氧酚醛涂料溶出试验的浸泡液为不含酚和氯的蒸馏水
B. 环氧酚醛涂料溶出试验的浸泡条件为水温95℃,60min
C. 环氧酚醛涂料溶出试验的浸泡条件为水温95℃,30min
D. 在碱性(pH9~10.5)条件下,酚与4-氨基安替吡啉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的安替吡啉染料,颜色深浅与酚的含量成正比
E. 环氧酚醛涂料溶出试验的浸泡液为65%乙醇
20. [多选题]有关Klenow片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它是由DNA聚合酶I被裂解而形成的大片段
B. 具有5&039;→3&039;聚合酶活性
C. 具有3&039;→5&039;外切酶活性
D. 用于cDNA克隆中的第二股链合成
E. DNA序列分析中常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