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药卫生副高高级职称真题解释(S8),更多中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药卫生副高高级职称真题解释(S8),更多中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金锁固精丸主证病机是
  A. 心脾两虚 
  B. 心肾两虚 
  C. 肺肾两虚 
  D. 下元虚冷 
  E. 肾虚精亏 
 
2. [单选题]升降浮沉是为中药作用确定
  A. 性质 
  B. 趋向 
  C. 部位 
  D. 功能 
  E. 性味 
 
3. [单选题]氧化铝适于分离哪类成分
  A. 碱性成分 
  B. 酸性成分 
  C. 苷类 
  D. 中性成分 
  E. 弱碱性成分 
 
4. [单选题]栀子的归经是
  A. 心、肺、胃、三焦经 
  B. 心、肝、胃、肺经 
  C. 心、肺、胆、膀胱经 
  D. 心、胃、肝、胆经 
  E. 心、胃、肺、膀胱经 
 
5. [多选题]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不得作为医疗机构制剂申报的是
  A. 注射剂 
  B. 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C. 化学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D. 外用药品 
  E. 含有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活性成分的品种 
 
6. [单选题]夏天为防霉变,可采用冷藏法,将药材贮于冷库中,温度应控制在
  A. -10℃~-4℃ 
  B. -4℃~0℃ 
  C. 0℃~10℃ 
  D. 10℃~15℃ 
  E. 15℃~25℃ 
 
7. [单选题]煎煮制霜的目的主要是:
  A. 降低毒性 
  B. 缓和药性 
  C. 矫臭矫味 
  D. 利于贮藏 
  E. 便于调剂 
 
8. [单选题]治疗带状疱疹宜选用
  A. 黄芩 
  B. 苦参 
  C. 黄柏 
  D. 龙胆草 
  E. 黄连 
 
9. [多选题]蒸制黄芩的作用有:
  A. 长于泻火解毒 
  B. 缓和苦寒之性 
  C. 长于清热止血 
  D. 利于软化切片 
  E. 利于杀酶保苷 
 
10. [单选题]软胶囊囊皮的可塑性和弹性与胶料、增塑剂、水三者的比例有关,其三者的比例通常为
  A. 1:0.4~0.6:1 
  B. 1:0.5:1 
  C. 2:0.4~0.6:1 
  D. 0.4~0.6:1:1 
  E. 1:0.5:0.5 
 
11. [单选题]入汤剂需先煎的药物是
  A. 薄荷、白豆蔻 
  B. 蒲黄、海金沙 
  C. 人参、阿胶 
  D. 磁石、川乌 
  E. 麻黄、桂枝 
 
12. [单选题]安宫牛黄丸主治
  A. 寒闭证 
  B. 暑秽 
  C. 热邪内陷心包证 
  D. 痰热内闭心包证 
  E. 痰浊气滞血瘀之胸痹 
 
13. [单选题]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 体内循环的影响 
  B. 血管透过性的影响 
  C.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力的影响 
  D. 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的影响 
  E. 药物制备工艺的影响 
 
14. [单选题]吴茱萸汤和理中丸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人参 
  B. 干姜 
  C. 大枣 
  D. 白术 
  E. 吴茱萸 
 
15. [单选题]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的是
  A. 核糖核酸 
  B. 胆固醇 
  C. 脂多糖 
  D. 蛋白质 
  E. 磷脂 
 
16. [多选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有下列哪些行为的,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警告,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A. 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 
  B. 未按要求修订药品说明书的 
  C. 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的 
  D. 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 
  E. 无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 
 
17. [单选题]朱砂常采用的粉碎方法是
  A. 低温粉碎 
  B. 单独粉碎 
  C. 串料粉碎 
  D. 水飞法 
  E. 超细粉碎 
 
18. [单选题]配制注射用水时,以( )。
  A. 12小时内新鲜制备为好 
  B. 14小时内新鲜制备为好 
  C. 16小时内新鲜制备为好 
  D. 18小时内新鲜制备为好 
  E. 24小时内新鲜制备为好 
 
19. [单选题]治疗热入营分证的主方是( )
  A. 清热地黄汤 
  B. 白虎汤 
  C. 清营汤 
  D. 五味消毒饮 
  E. 黄连解毒汤 
 
20. [多选题]甘草的功效是( )
  A. 益气补中 
  B. 清热解毒 
  C. 祛痰止咳 
  D. 缓急止痛 
  E. 调和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