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口腔正畸(副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Q5),更多口腔正畸(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口腔正畸(副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Q5),更多口腔正畸(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临床上测定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最常用部位是
  A. 桡静脉 
  B. 股静脉 
  C. 股动脉 
  D. 肱静脉 
  E. 颈动脉 
 
2. [单选题]牙周感染对全身疾病的影响可能的机制是
  A. 直接感染 
  B. 细菌进入血液循环扩散 
  C. 细菌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D. 细菌产物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E. 以上都是 
 
3. [单选题]FR–Ⅲ矫治器的颊屏厚度
  A. 不超过4mm 
  B. 4.5mm 
  C. 3mm 
  D. 2.5mm 
  E. 2mm 
 
4. [单选题]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应
  A. 矫治所有位置不正的牙 
  B. J形钩关闭前牙间隙 
  C. 达到磨牙中性关系 
  D. 达到尖牙中性关系 
  E. 尽量少拔牙 
 
5. [单选题]唾液中的主要无机成分是
  A. 钠、钾、氟 
  B. 钠、钾、氯 
  C. 钙和磷 
  D. 氟 
  E. 重碳酸盐 
 
6. [单选题]位于上颌硬区一侧或两侧的连接杆是
  A. 前腭杆 
  B. 中腭杆 
  C. 后腭杆 
  D. 正中腭杆 
  E. 侧腭杆 
 
7. [单选题]不属于恒牙正常萌出顺序的是
  A. 上颌:6 1 2 4 5 3 7 
  B. 上颌:6 1 2 3 4 5 7 
  C. 下颌:6 1 2 4 3 5 7 
  D. 下颌:6 1 2 3 4 5 7 
  E. 上颌:6 1 2 4 3 5 7 
 
8. [单选题]一个高位近中阻生牙,为锥形融合根,其存在的阻力有
  A. 近中软组织阻力 
  B. 牙冠部骨阻力 
  C. 远中软组织阻力 
  D. 牙根部骨阻力 
  E. 邻牙阻力 
 
9. [单选题]罩牙本质中胶原纤维的排列与牙本质小管
  A. 垂直 
  B. 平行 
  C. 交叉成45° 
  D. 相互缠绕 
  E. 无规律可循 
 
10. [多选题]对糖耐量曲线低平描述,正确的是
  A. 服糖后2h血糖仍处低水平 
  B. 空腹血糖降低 
  C. 服糖后2h血糖多在7.8~11.1mmol/之间 
  D. 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 
  E. 空腹血糖轻度增高 
 
11. [多选题]中性粒细胞增加见于
  A. 脾破裂 
  B. 大叶性肺炎 
  C. 伤寒 
  D. 流脑 
  E. 百日咳 
 
12. [多选题]黄疸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这包括( )
  A. 肝 
  B. 脾 
  C. 肺 
  D. 胃 
  E. 胆 
 
13. [单选题]上颌恒牙萌出时常见的顺序是
  A. 6-1-2-3-4-5-7 
  B. 6-1-2-3-5-4-7 
  C. 6-1-2-4-5-3-7 
  D. 1-6-2-3-4-5-7 
  E. 1-2-6-4-3-5-7 
 
14. [单选题]寒邪致病,症见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 )
  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 寒客肌表,卫阳被遏 
  C. 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 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E. 寒邪入里,直中三阴 
 
15. [多选题]成人中最常见的颌骨骨髓炎感染途径为
  A. 牙槽脓肿 
  B. 冠周炎 
  C. 拔牙创感染 
  D. 血行感染 
  E. 牙周炎 
 
16. [单选题]长面综合征是指
  A. 上颌前后向发育过度伴下颌发育不足 
  B. 上颌垂直向发育过度伴下颌发育不足 
  C. 上颌垂直向发育不足伴下颌发育不足 
  D. 上下颌横向发育过度 
  E. 下颌颏部发育过度 
 
17. [多选题]龋病的危害性有
  A. 牙冠缺损终致牙丧失 
  B.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C. 颌面部间隙感染和颌骨炎症 
  D. 影响消化功能 
  E. 病灶牙,引起远隔脏器的感染 
 
18. [多选题]固定义齿的组成有
  A. 固位体 
  B. 基牙 
  C. 桥体 
  D. 连接体 
  E. 以上都有 
 
19. [多选题]修复性牙本质也称为
  A. 继发性牙本质 
  B. 反应性牙本质 
  C. 透明牙本质 
  D. 第三期牙本质 
  E. 骨样牙本质 
 
20. [单选题]针刺睛明穴时,下列操作中不可应用的是( )
  A. 眼球向外固定 
  B. 提插 
  C. 出针后按压针孔 
  D. 禁灸 
  E. 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