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外科学主治模拟考试练习题(Q9),更多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外科学主治模拟考试练习题(Q9),更多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恐怖症最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是
  A. 系统脱敏 
  B. 自控技术 
  C. 放松练习 
  D. 厌恶疗法 
  E. 镇静 
 
2. [单选题]风温病的病因是
  A. 温热病邪 
  B. 风寒病邪 
  C. 风热病邪 
  D. 燥热病邪 
  E. 暑热病邪 
 
3. [单选题]第385条四逆加人参汤证,“利止,亡血也”之“亡血”是指
  A. 亡失津液 
  B. 亡失血液 
  C. 亡失阳气 
  D. 亡失阳气阴液 
  E. 亡失元阳 
 
4. [单选题]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
  A. 《伤寒舌鉴》 
  B. 《舌苔统志》 
  C. 《彩图辨舌指南》 
  D. 《敖氏伤寒金镜录》 
  E. 《伤寒观舌心法》 
 
5. [单选题]下列关于五脏外合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心合脉 
  B. 肝合爪 
  C. 脾合肉 
  D. 肺合皮 
  E. 肾合骨 
 
6. [单选题]深Ⅱ度烧伤的痛觉特征是( )
  A. 痛觉迟钝 
  B. 剧痛,感觉过敏 
  C. 痛觉消失 
  D. 红肿热痛,痛觉过敏 
  E. 瘙痒 
 
7. [单选题]原文“大病差后,劳复者”,用下列何方治疗
  A. 竹叶石膏汤 
  B. 栀子厚朴汤 
  C. 栀子甘草汤 
  D. 牡蛎泽泻散 
  E. 枳实栀子豉汤 
 
8. [单选题]不符合转移性胸膜肿瘤的临床X线表现是
  A. 很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肺癌、乳癌和胃癌等)常经血行或淋巴道转移或直接蔓延于胸膜而引起 
  B. 胸痛、胸闷、胸腔穿刺液多为血性,抽液后,胸水生长反加速 
  C. 胸腔积液型,表现为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生长迅速 
  D. 肿块型为多发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肿块影,贴于胸壁,可见胸腔积液 
  E. 广泛不规则或波浪状胸膜增厚,呈浸润生长,常伴有局部肋骨破坏 
 
9. [单选题]肉桂入煎剂、研末冲服时的剂量分别是
  A. 0.1~0.3g、0.5~1g 
  B. 1~2g、0.1~1g 
  C. 1~4.5g、1~2g 
  D. 5~15g、3~6g 
  E. 以上都不是 
 
10. [单选题]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 通便泻热 
  B. 消滞除满 
  C. 泻热和胃 
  D. 润燥软坚 
  E. 泻热去实 
 
11. [单选题]大头瘟初期见
  A. 肺卫证 
  B. 气分证 
  C. 卫气同病 
  D. 热郁少阳 
  E. 营分证 
 
12. [单选题]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属于乌梅丸的组成
  A. 干姜、细辛 
  B. 黄柏、桂枝 
  C. 黄连、当归 
  D. 槟榔、附子 
  E. 人参、附子 
 
13. [单选题]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
  A. 疾病性质和病人年龄 
  B. 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质 
  C. 疾病病程和病人的经济状况 
  D. 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情绪反应 
  E. 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14. [单选题]肝胃蕴热的乳痈内服方是( )
  A. 五味消毒饮 
  B. 黄连解毒汤 
  C. 丹栀逍遥散 
  D. 柴胡清肝汤 
  E. 瓜蒌牛蒡汤 
 
15. [单选题]患者,男,45岁。腹泻,咳嗽,咯吐痰涎,色白清稀,舌苔白腻弦滑。首选药物是
  A. 紫苏子、白芥子 
  B. 瓜蒌、浙贝母 
  C. 半夏、天南星 
  D. 川贝母、天花粉 
  E. 白附子、白僵蚕 
 
16. [单选题]凉膈散的功用是
  A. 攻下热结,益气活血 
  B.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C.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D.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E. 透邪解表,泻火凉膈 
 
17.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树脂类药材
  A. 乳香 
  B. 没药 
  C. 苏合香 
  D. 五倍子 
  E. 血竭 
 
18. [单选题]鸡内金除能消食外,还可治疗
  A. 咳嗽、痰多 
  B. 经闭、痛经 
  C. 蛔虫腹痛 
  D. 遗尿、遗精 
  E. 疮疡肿毒 
 
19. [单选题]自觉呼吸短促而不相接续,气短不足以息,称之为
  A. 喘 
  B. 哮 
  C. 短气 
  D. 少气 
  E. 太息 
 
20. [单选题]不属于浮脉类的脉象是
  A. 散脉 
  B. 芤脉 
  C. 革脉 
  D. 动脉 
  E. 洪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