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中级历年真题解析(W1),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中级历年真题解析(W1),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水肿胀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首选药物是
  A. 大黄 
  B. 牵牛子 
  C. 番泻叶 
  D. 巴豆 
  E. 芒硝 
 
2. [单选题]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功效的药组是
  A. 葫芦、冬瓜皮 
  B. 茯苓、赤小豆 
  C. 瞿麦、石韦 
  D. 灯心草、冬葵子 
  E. 茵陈、金钱草 
 
3. [单选题]由国家特定的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负的法律责任所给予的惩罚措施是
  A. 违法主体 
  B. 责任行为 
  C. 民事行为 
  D. 法律后果 
  E. 法律制裁 
 
4. [单选题]"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中的"府"字是指
  A. 六腑 
  B. 经脉 
  C. 胃腑 
  D. 三焦 
  E. 胸中之府 
 
5. [单选题]既能杀虫止痒、燥湿,又能温肾壮阳的药物是
  A. 雄黄 
  B. 硫黄 
  C. 蛇床子 
  D. 白矾 
  E. 蟾酥 
 
6. [单选题]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组是
  A. 麻黄、桂枝 
  B. 紫苏、生姜 
  C. 细辛、白芷 
  D. 荆芥、防风 
  E. 羌活、独活 
 
7. [单选题]患者,男,23岁。高热,流清涕,咽痛,肢体酸痛,舌淡白,脉弦数。用药的煎服方法中错误的是
  A. 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煮15分钟左右 
  B. 处方中的胶类药物应该烊化 
  C. 芳香如"薄荷"等药物应该后下 
  D. 煎药用水可使用长流水 
  E. 本病服药可一日2剂 
 
8. [单选题]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治宜
  A. 白虎汤 
  B. 白虎加人参汤 
  C. 大承气汤 
  D. 大柴胡汤 
  E. 以上均不是 
 
9. [单选题]小青龙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见喘,其主要区别在于
  A. 有无表证 
  B. 有无内热 
  C. 有无水饮 
  D. 有无烦躁 
  E. 有无呕逆 
 
10. [单选题]栝蒌薤白白酒汤的功效为
  A. 宣肺化饮,理气散结 
  B. 豁痰开窍,行气止痛 
  C. 宣痹通阳,豁痰利气 
  D. 温阳益气,活血通痹 
  E. 宣痹通阳,降逆除满 
 
11. [单选题]"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的气是
  A. 胃气 
  B. 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元气 
 
12. [单选题]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苔黄,脉数,下列哪一处方最适宜使用
  A. 麻杏甘石汤 
  B. 葛根芩连汤 
  C. 调胃承气汤 
  D. 王氏连朴饮 
  E. 三石汤 
 
13. [单选题]四逆散的功用是
  A.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B.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C. 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D.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E.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14. [单选题]栝蒌瞿麦丸证的病机为
  A. 肾阳不足,水气内停 
  B. 膀胱气化不行 
  C. 肺热伤津 
  D. 肾阳不足,下寒上燥 
  E. 水饮停胃 
 
15. [单选题]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主要取决于
  A. 禀赋的强弱 
  B. 合理的饮食 
  C. 邪正的盛衰 
  D. 邪气的性质 
  E. 感邪的轻重 
 
16. [单选题]长期应用可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是
  A. 链激酶 
  B. 尿激酶 
  C. 双香豆素 
  D. 肝素 
  E. 氨甲苯酸 
 
17. [单选题]黄芪与茯苓配伍,这种配伍关系是
  A. 相须 
  B. 相使 
  C. 相反 
  D. 相恶 
  E. 相畏 
 
18. [单选题]专治脾肺气虚的药组是
  A. 鹿茸、紫河车、淫羊藿 
  B. 党参、黄芪、太子参 
  C.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 
  D. 当归、牡丹皮、白芍 
  E. 杜仲、续断、仙茅 
 
19. [单选题]妊娠妇女,见腹痛绵绵,面色萎黄,饮食不思,心烦急躁,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弦细,治用
  A. 葵子茯苓散 
  B. 当归散 
  C. 白术散 
  D. 当归贝母苦参丸 
  E. 当归芍药散 
 
20. [单选题]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的主要用意是
  A. 祛瘀血,止疼痛 
  B. 行气滞,化瘀血 
  C. 调肝血,疏肝气 
  D. 祛风邪,止头痛 
  E. 祛风邪,止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