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肿瘤内科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在线题库冲刺(W1),更多肿瘤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2. [单选题]宫颈癌的影像学表现中,描述错误的是
  A. 宫颈外形增大,边缘清晰或不清晰,可有软组织外侵 
  B. 肿瘤MRI表现平扫T1加权呈高信号,T2加权像肿瘤呈低信号 
  C. B超为等回声、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 
  D. 增强扫描MRI呈中等强化、信号不均匀 
  E. 髂内外区或双腹股沟区可见肿大淋巴结,单个或融合成团,淋巴结内可有坏死低密度区,边缘可有强化 
 
3. [多选题]作为过继性免疫治疗基础的细胞包括( )
  A. DC细胞 
  B. LAK细胞 
  C. CIK细胞 
  D. TIL细胞 
  E. CTL细胞 
 
4. [单选题]以下重建方法是尤其适用于复杂无序多针多管插植的是 ( )
  A. 正交法 
  B. 不完整正交法 
  C. 同中心投影 
  D. 立体平移 
  E. 变角投 
 
5. [多选题]血证的主要病因为( )
  A. 热伤血络 
  B. 气不摄血 
  C. 瘀血内阻 
  D. 寒凝血脉 
  E. 情志抑郁 
 
6. [单选题]下列不是良性肿瘤的一般特征的是
  A. 分化较成熟、异型性小 
  B. 生长速度慢 
  C. 不转移 
  D.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E. 手术后不易复发 
 
7. [单选题]六淫致病,最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8. [单选题]组织学上不出现腺泡状排列的肿瘤是
  A. 甲状腺髓样癌 
  B. 肾上腺腺瘤 
  C. 胰岛细胞瘤 
  D. 膀胱移行细胞癌 
  E. 肾透明细胞癌 
 
9. [多选题]以下外科操作中符合无瘤原则的包括( )
  A. 处理血管时,先结扎动脉,再结扎静脉 
  B. 肿瘤标本完整切除后,更换手套,器械,创面大量无菌盐水冲洗 
  C. 为减少肿瘤患者痛苦,手术应尽量配合局部麻醉完成 
  D. 手术中多采用锐性分离,少用钝性分离 
  E. 为减少肿瘤播散的几率,游离肿瘤时应从肿瘤中央区向周围正常组织解剖 
 
10.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与肿瘤逃逸机制无关的是( )
  A. 肿瘤细胞表达FasL 
  B. 肿瘤细胞内的P53突变 
  C. 肿瘤细胞表达IDO分子 
  D. 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的mRNA转录水平的降低,或基因组的丢失 
  E. 肿瘤细胞表达的Her2/neu基因产物 
 
1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泄泻的病因的是( )
  A. 痰热内扰 
  B. 情志失调 
  C. 饮食不节 
  D. 脾肾虚弱 
  E. 感受外邪 
 
12. [多选题]属清热剂的方剂是( )
  A. 白虎汤 
  B. 犀角地黄汤 
  C. 白头翁汤 
  D. 龙胆泻肝汤 
  E. 小柴胡汤 
 
13. [单选题]具有其性干涩,易伤津液性质和特点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4. [单选题]垂体瘤的照射野较合理布野方法; ( )
  A. 额前野 
  B. 双颞侧野 
  C. 额前野+头顶部 
  D. 双颞侧野+额前野 
  E. 双颞侧野+额前野+头顶部野 
 
15. [单选题]五苓散的君药是( )
  A. 桂枝 
  B. 茯苓 
  C. 泽泻 
  D. 白术 
  E. 猪苓 
 
16. [单选题]男性,50岁,诊断为“食管下段癌”,病变长为5cm,CT扫描见病变无明显外侵及远处转移,最佳治疗方案为 ( )
  A. 根治性放疗 
  B. 手术治疗 
  C. 化疗+放疗 
  D. 放疗+腔内放疗 
  E. 化疗+手术 
 
17. [单选题]斗篷野定位的上界是 ( )
  A. 胸骨切迹 
  B. 喉头 
  C. 下颌骨下缘上1cm 
  D. 耳垂 
  E. 下颌骨 
 
18. [单选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常规加速器QA项目的是( )
  A. 等中心精度 
  B. 灯光野与照射野一致性 
  C. 机架旋转精度 
  D. 激光灯 
  E. 楔形板 
 
19. [单选题]治疗肾阳虚微证水肿应选用的方剂是( )
  A. 实脾饮 
  B. 真武汤 
  C. 苓桂术甘汤 
  D. 四君子汤 
  E. 五苓散 
 
20. [单选题]肿瘤转移途径有
  A. 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浆膜腔转移 
  B. 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浸润转移 
  C. 种植性转移、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 
  D. 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浸润转移 
  E. 血道转移、浸润转移、浆膜腔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