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基础检验副高卫生高级职称专业知识考试试题(X5),更多临床基础检验(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阴道滴虫检查常用的方法有 ( )
  A. 直接涂片镜检法 
  B. 胶乳凝集快速检查法 
  C. 荧光抗体染色检查法 
  D. 培养检查法 
  E. PCR法 
 
2. [单选题]阴道分泌物外观呈奶油状,提示为 ( )
  A. 老年性阴道炎 
  B. 滴虫性阴道炎 
  C. 念珠菌性阴道炎 
  D. 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E. 子宫内膜炎 
 
3. [单选题]解决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现象,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是
  A. “三次计数”表决 
  B. 热敏电阻 
  C. 扫流技术 
  D. 燃烧电路 
  E. 浮动界标 
 
4. [单选题]怀疑为肺癌,痰标本检查的最佳次数要求为 ( )
  A. 1~2次 
  B. 2~3次 
  C. 3~4次 
  D. 4~6次 
  E. 6~8次 
 
5. [单选题]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不可抑制下列哪种蛋白质的活性
  A. 因子Ⅹa 
  B. TF/Ⅶa 
  C. PL 
  D. 胰蛋白酶 
  E. 凝血酶 
 
6. [单选题]引起尿液pH升高的是
  A. 糖尿病 
  B. 白血病 
  C. 呼吸性碱中毒 
  D. 低钾性碱中毒 
  E. 慢性肾小球肾炎 
 
7. [单选题]以下对于回归系数6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越小,回归直线越陡峭 
  B. X每变化一个单位,Y相应变化6个单位 
  C. -1≤b≤1 
  D. b=0,回归直线与y轴平行 
  E. b没有单位 
 
8. [单选题]在双鞘流动力连续系统(DHSS)中,嗜碱性粒细胞通道计数的原理是
  A. 射频法 
  B. 电阻抗法 
  C. 钨光散射法 
  D. 化学染色法 
  E. 激光散射法 
 
9. [单选题]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蛋白质分子量范围是
  A. 1万~2万 
  B. 3万~4万 
  C. 4万~5万 
  D. 5万~6万 
  E. 7万~9万 
 
10. [多选题]粒细胞抗体可导致 ( )
  A. 输血性发热 
  B. 非心源性肺水肿 
  C. 粒细胞减少症 
  D. 荨麻疹 
  E. 输血相关性肺损伤 
 
11. [多选题]关于血浆清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影响激素和药物的代谢 
  B.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缓冲酸与碱的能力 
  C. 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多是和清蛋白结合在一起运输的 
  D. 占血浆蛋白的40%~60% 
  E. 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12. [单选题]用于血液分析仪检测的EDTA抗凝真空管,静脉采血后需立即颠倒混匀
  A. 4次 
  B. 5次 
  C. 6次 
  D. 7次 
  E. 8次 
 
13. [单选题]全血离心后分5层,依次是
  A. 血浆、白细胞、血小板、还原红细胞、携氧红细胞层 
  B. 血浆、血小板、白细胞、还原红细胞、携氧红细胞层 
  C. 血浆、血小板、还原红细胞、白细胞、携氧红细胞层 
  D. 血浆、白细胞、还原红细胞、血小板、携氧红细胞层 
  E. 以上都错 
 
14. [单选题]下列试验不属于凝集反应的是
  A. ABO血型鉴定 
  B. 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 
  C. Coombs试验 
  D. 细菌菌种鉴定 
  E. 肥达反应 
 
15. [单选题]标本固定的目的是
  A. 防止细胞自溶、变形 
  B. 加速细菌的腐败作用 
  C. 保持细胞内各种化学成分的稳定性 
  D. 保持细胞的受染性 
  E. 保证细胞结构清晰并易于着色 
 
16. [单选题]在正态曲线下,小于μ-2.58σ包含的面积为
  A. 0.5% 
  B. 0.05% 
  C. 1% 
  D. 99% 
  E. 99.5% 
 
17. [多选题]属于体液免疫应答效应阶段的是( )
  A. 抗体参与的排异作用 
  B. 抗体的溶解细胞作用 
  C. 抗体的调理作用 
  D. 补体参与的溶细胞作用 
  E. 免疫调节作用 
 
18. [单选题]不参与血液凝血机制的是
  A. FDP 
  B. 血管壁 
  C. 血小板 
  D. 凝血因子 
  E. Fg 
 
19. [单选题]不同的统计图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资料,一般来讲
  A. 按质分组的资料宜用线图 
  B. 按质分组的资料宜用直方图 
  C. 连续性资料宜用条图 
  D. 连续性资料宜用圆形图或百分比条图 
  E. 以上都不是 
 
20. [单选题]下列哪组细胞均表达HLAⅠ类抗原
  A. 中性粒细胞、成熟红细胞、神经细胞 
  B. T细胞、成熟红细胞、B细胞 
  C. T细胞、B细胞、神经细胞 
  D. 中性粒细胞、T细胞、B细胞 
  E. 成熟红细胞、神经细胞、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