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计划生育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历年真题(X4),更多计划生育(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关于前庭大腺囊肿,下列哪项正确
  A. 因腺管开口部阻塞,脓液不能外流,积存形成 
  B. 前庭大腺脓肿消退后,可形成囊肿 
  C. 可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反复发作 
  D. 治疗方法现多行囊肿剥出术 
  E. 多行造口术 
 
2. [多选题]对子宫峡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子宫颈管的一部分 
  B. 妊娠期无改变 
  C. 分娩时成为软产道的部分 
  D. 非妊娠时长约1cm 
  E. 临产后可延伸至14cm 
 
3. [单选题]二陈汤的君药是( )
  A. 半夏 
  B. 橘红 
  C. 茯苓 
  D. 橘红、茯苓 
  E. 半夏、橘红 
 
4. [多选题]引起感冒的常见病因是( )
  A. 寒邪 
  B. 暑邪 
  C. 风邪 
  D. 脾胃虚弱 
  E. 时行病毒 
 
5. [多选题]人工流产时如果未刮出绒毛组织,可能是由于
  A. 异位妊娠 
  B. 子宫粘连 
  C. 空吸 
  D. 胚胎畸形 
  E. 子宫畸形 
 
6. [多选题]无排卵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依据是
  A. 月经周期紊乱 
  B. 基础体温呈双相 
  C.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为腺体增生 
  D. 阴道涂片测雌激素水平有周期变化 
  E. 行经天数延长 
 
7.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女性不孕的特殊检查方法
  A. B超监测卵泡发育 
  B. 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C. 宫颈黏液、精液相合试验 
  D. 体外授精 
  E. 子宫镜检查 
 
8. [单选题]腧穴可分为三类,即( )
  A. 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B. 十四经穴、奇穴、特定穴 
  C. 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D. 经穴、络穴、阿是穴 
  E. 经穴、络穴、经外奇穴 
 
9. [多选题]药流前列腺素总剂量是
  A. 米索前列腺醇600μg 
  B. 米索前列腺醇300μg 
  C. 米索前列腺醇200μg 
  D. 卡孕栓1mg 
  E. 卡孕栓3mg 
 
10. [多选题]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是
  A. 肛门、直肠严重狭窄 
  B. 急性重度结肠炎 
  C. 妊娠妇女 
  D.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多次腹腔手术 
  E. 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精神失常及昏迷患者 
 
11. [多选题]引起弥散量增加的有
  A. 先天性心脏病 
  B. 风湿性心脏病 
  C. 红细胞增多症 
  D. 贫血 
  E. 肺出血 
 
12. [单选题]外感初期可见下列症状中的( )
  A. 恶寒 
  B. 畏寒 
  C. 战汗 
  D. 潮热 
  E. 寒战 
 
13. [多选题]通常所说的SNP包括
  A. 由单个碱基的缺失所致 
  B. 单个碱基的颠换所致 
  C. 以上都不对 
  D. 单个碱基的转换所致 
  E. 由单个碱基的插入所致 
 
14. [多选题]疾病的转归,取决于邪正的盛衰,其病理变化有( )
  A. 邪祛正未复 
  B. 正虚邪恋 
  C. 正胜邪退 
  D. 正邪转化 
  E. 邪盛正衰 
 
15. [多选题]折量法与骨性标志取穴法结合应用的穴位有( )
  A. 膏肓俞 
  B. 支沟 
  C. 中府 
  D. 肩井 
  E. 悬钟 
 
16. [多选题]妊娠合并心脏病早期心力衰竭的表现是
  A. 轻微活动后即感胸闷、气促 
  B. 休息状态下心率超过110次/分,呼吸超过20次/分 
  C. 夜间有端坐呼吸 
  D. 剧烈活动后胸闷、气促 
  E. 肺底部有少量小水泡音,咳嗽后不消失 
 
17. [多选题]通常应用的节育方法是从哪几方面着手的
  A. 干扰排卵 
  B. 干扰精子发生 
  C. 干扰精子成熟 
  D. 阻断孕卵结合 
  E. 干扰着床 
 
18. [多选题]子宫体炎可引起下列哪些淋巴结肿大
  A. 腰淋巴结 
  B. 腹股沟浅淋巴结 
  C. 髂内淋巴结 
  D. 髂外淋巴结 
  E. 闭孔淋巴结 
 
19. [多选题]关于基础体温测定,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A. 基础体温是机体处于静息状态下的体温 
  B. 呈双相证明有排卵 
  C. 高温相短于11日,表示黄体发育不健全 
  D. 呈单相表明无排卵 
  E. 用于协助诊断月经失调 
 
20. [单选题]用双手握住肢体远端,用力做缓缓的、连续不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该法属比较轻松、柔和、舒畅的一种手法,称之为( )
  A. 拍法 
  B. 击法 
  C. 摇法 
  D. 抖法 
  E. 踩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