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口腔修复医学副高职称专业知识在线题库(V4),更多口腔修复(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混合支持式设计的后牙游离端缺失,采用功能性印模的主要目的是
  A. 义齿与牙槽嵴更密合 
  B. 减轻牙槽嵴负担 
  C. 有利义齿固位 
  D. 减少游离端鞍基下沉,减少末端基牙的扭力 
  E. 防止牙槽嵴黏膜压痛 
 
2. [单选题]在恢复牙体缺损患牙面形态时,必须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而定,除了
  A. 患牙所能承受的力 
  B. 患牙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C. 患牙在牙列中的位置 
  D. 患牙缺损的程度 
  E. 对牙的面形态 
 
3. [单选题]在调配塑料时,采用聚合体和单体的重量比应为 ( )
  A. 1:1 
  B. 1.5:1 
  C. 2:1 
  D. 5:1 
  E. 4:1 
 
4. [单选题]覆盖义齿基牙采用根帽覆盖时,如患者龋患率高,为防止继发龋的发生,根帽的冠边缘应位于
  A. 龈上边缘 
  B. 平齐牙龈 
  C. 龈下0.5mm 
  D. 龈下1mm 
  E. 差别不大 
 
5. [多选题]制作铸造支架时,内外阶台的具体要求表述错误的是
  A. 内外阶台应该有一定的错位,不应该在同一垂线上 
  B. 外阶台的表面应该形成光滑的平面 
  C. 可以不做外阶台 
  D. 外阶台的角度应该>90° 
  E. 内阶台的角度应该<90° 
 
6. [单选题]舌侧矫治技术出现于
  A. 1982年 
  B. 1987年 
  C. 1978年 
  D. 1990年 
  E. 1995年 
 
7. [单选题]下述哪一项不是判断乳牙接近替换期的表现
  A. 牙冠破坏大 
  B. 临床Ⅲ度松动 
  C. 恒牙胚牙根已形成一半 
  D. 恒牙胚位置已接近乳牙根分叉 
  E. 乳牙根吸收已达1/2 
 
8. [单选题]牙萌出的一般规律是
  A. 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上颌乳中切牙 
  B. 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一磨牙 
  C. 最晚萌出的乳牙是下颌第二乳磨牙 
  D. 最晚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二磨牙 
  E. 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上颌第一前磨牙 
 
9. [单选题]嵌体洞壁必须有牙本质支持,目的是
  A. 增加固位力 
  B. 增加抗力 
  C. 去净龋坏 
  D. 增加摩擦力 
  E. 增加接触面 
 
10. [单选题]缺牙间隙的近远中距及龈距短的情况下,人工牙不宜选用
  A. 金属面牙 
  B. 瓷牙 
  C. 塑料牙 
  D. 解剖式牙 
  E. 非解剖式牙 
 
11. [单选题]选择固定义齿基牙,较理想的临床冠根比是
  A. 1∶1 
  B. 3∶1 
  C. 3∶2 
  D. 1∶2 
  E. 2∶1 
 
12. [单选题]外科正畸术后复发的原因是
  A. 咀嚼肌和舌骨上肌群的牵拉 
  B. 手术中髁突的移位 
  C. 下颌的逆时针旋转 
  D. 下颌骨近远心骨段位置的旋转 
  E. 以上都是 
 
13. [单选题]固定修复中的主要固位力是
  A. 摩擦力 
  B. 嵌合力 
  C. 黏着力 
  D. 摩擦力和黏着力 
  E. 黏着力和嵌合力 
 
14. [多选题]上颌骨的标志点
  A. Pum点 
  B. Ar点 
  C. ANS点 
  D. D点 
  E. A点 
 
15. [单选题]引起"痛痹"的主要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16. [多选题]属于第二序列的弯曲有
  A. 外展弯 
  B. 后倾弯 
  C. 转矩 
  D. 内收弯 
  E. 前牙轴倾弯 
 
17. [多选题]固定桥的种类有
  A. 双端固定桥 
  B. 半固定桥 
  C. 单端固定桥 
  D. 复合固定桥 
  E. 以上都有 
 
18. [单选题]男,36岁,左下第一磨牙金属全冠修复后3个月,患牙出现自发痛,伴夜间痛、放射痛以下原因中最可能的是
  A. 异种金属修复体间微电流 
  B. 咬合不良 
  C. 夜磨牙 
  D. 与邻牙接触点过紧 
  E. 食物嵌塞 
 
19. [单选题]患者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
  A. 麻子仁丸 
  B. 增液承气汤 
  C. 五仁丸 
  D. 润肠丸 
  E. 增液汤 
 
20. [单选题]不是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 )
  A. 刘完素 
  B. 王清任 
  C. 李杲 
  D. 张从正 
  E. 朱震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