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烧伤病人休克改善的临床监测指标最可靠的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0-01-04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烧伤病人休克改善的临床监测指标最可靠的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重症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烧伤病人休克改善的临床监测指标最可靠的是

A. 呼吸频率
B. 每小时尿量
C. 心率
D. 神志
E. 是否口渴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43岁,因车祸后呼吸费力入院,考虑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烦躁不安,选用咪达唑仑镇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不同个体剂量要求相近,按体重计算即可
B. 主要镇静效果佳,不必先用镇痛药物
C. 合用阿片类镇痛药物能明显减少后者用量,提示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D. 反复和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药物蓄积
E. 肝功能受损者需调整用量

正确答案 :E

解析:镇痛是镇静的基础,有疼痛患者必须先镇痛,咪达唑仑虽和阿片类镇痛药有协同作用,但本身没有镇痛作用,其用量在不同个体存在较大差异,需个体化调整,反复或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药物蓄积或诱导耐药产生。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体重50kg,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1周。查体:全身无水肿,血压150/90mmHg,心率100次/分,轻度贫血貌,血肌酐264μmol/L,尿素氮18mmol/L,该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ml/min)是多少

A. 10.65
B. 0.28
C. 15.4
D. 4.05
E. 24.31

正确答案 :E

解析:内生肌酐清除率(男)=(140-年龄)×体重(kg)/(72×血肌酐mg/dl)。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常舌象的是( )

A. 舌体柔软
B. 舌质淡红
C. 舌质淡嫩少苔
D. 舌体活动自如
E. 舌苔薄白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在血证的治疗上,应注意( )

A. 血证初起禁用大量凉血止血药
B. 夹有血块者,忌单纯使用止血药
C. 瘀阻出血慎用炭类止血药
D. 止血不留瘀
E. 分证分型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喉罩不适合下列哪种情况

A. 呼吸系统顺应性下降的患者
B. 以上全是
C. 存在误吸风险的患者
D. 不能耐受喉罩,频繁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
E. 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常用方剂是( )

A. 补阳还五汤
B. 镇肝熄风汤
C. 羚角钩藤汤
D. 天麻钩藤饮
E. 大定风珠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患者男性,32岁,有预激综合征,本次因胸闷、心悸发作1天来医院。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80次∕分,QRS波0.18秒,不宜选用哪种药物

A. 洋地黄
B. 胺碘酮
C. 以上均不是
D. 奎尼丁
E. 普鲁卡因胺

正确答案 :A

解析: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正常房室结的传导受到抑制,房室结的不应期延长,因此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快速激动可以更多地从传导速度较快的Kent束下传心室,因此心室率可以在用洋地黄后更快,因为洋地黄只能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而对Kent束无影响。此点不同于奎尼丁。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不知是否是由预激综合征引起,只要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洋地黄就是适应证,应用洋地黄治疗,既能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又能减慢窦房结的速率,所以即使有预激综合征存在也往往是安全的,此与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者不同。


[单选题]葡萄糖是体内主要的糖类,为保证神经细胞、红细胞等依赖葡萄糖的细胞供能的需要,重症患者每天需要量至少应为

A. >120g
B. >60g
C. >80g
D. >100g
E. >150g

正确答案 :D

解析:为保证这些依赖葡萄糖氧化供能的细胞所需,每天需要量至少应>100g。


[多选题]腰痛的致病病因有( )

A. 热
B. 湿
C. 寒
D. 风
E. 燥

正确答案 :ABCD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41kdy9.html
  • 下一篇:低血容量性休克时使用血管收缩剂的不良反应是 肢体湿冷,脉搏122次/分,长期服用泼尼松片。2天前出现发热伴咳嗽,血糖2.8mmol/L,肾小球肾炎病史1年,错误的是开放性损伤的特点除外哪项( )"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 )输液补充血容量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纠正酸中毒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