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急诊副高高级职称历年真题(K0),更多急诊(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急诊副高高级职称历年真题(K0),更多急诊(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现场保持气道通畅的措施错误的 ( )
  A. 拉直气道 
  B. 俯卧位 
  C. 清除口腔异物 
  D. 排出气管内异物 
  E. 头颈屈曲 
 
2. [单选题]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 )
  A. 手阳明大肠经 
  B. 手少阴心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厥阴肝经 
  E. 足阳明胃经 
 
3. [单选题]人工呼吸时通气频率为 ( )
  A. 6~8次/分 
  B. 8~10次/分 
  C. 10~12次/分 
  D. 12~14次/分 
  E. 14~16次/分 
 
4. [单选题]呋塞米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低钾血症 
  B. 高镁血症 
  C. 高尿酸血症 
  D. 低氯性碱血症 
 
5. [单选题]AOPP的主要表现应是
  A. 瞳孔缩小,大汗,流涎 
  B. 瞳孔缩小,大汗,流涎,视力模糊 
  C. 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心动过缓 
  D. 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肌肉颤动 
  E. 瞳孔明显缩小,肌肉颤动、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 
 
6. [单选题]腧穴可分为三类,即( )
  A. 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B. 十四经穴、奇穴、特定穴 
  C. 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D. 经穴、络穴、阿是穴 
  E. 经穴、络穴、经外奇穴 
 
7. [多选题]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 )
  A. 熟地、山萸肉、山药 
  B. 茯苓、泽泻、丹皮 
  C. 桂枝、附子 
  D. 当归、白芍 
  E. 丹参、川芎 
 
8. [单选题]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下列哪项正确 ( )
  A. 100 J 
  B. 200 J 
  C. 300 J 
  D. 360 J 
  E. 400 J 
 
9. [单选题]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
  A. 80次/分 
  B. 80~100次/分 
  C. 60~100次/分 
  D. 100次/分 
  E. 120次/分 
 
10.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搬动重物后突发下腹部疼痛,伴少量阴道流血。有停经史45天。查体:血压80/50mmHg,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此时应该高度怀疑
  A. 宫外孕破裂出血 
  B. 急性盆腔炎 
  C. 卵巢囊肿蒂扭转 
  D. 卵巢囊肿破裂 
  E. 肠梗阻 
 
11. [单选题]严重肝病时,下列哪一种激素灭活不受影响
  A. 雌激素 
  B. 胰岛素 
  C. 皮质激素 
  D. 甲状腺激素 
  E. 血管升压素 
 
12. [单选题]治疗热入营分证的主方是( )
  A. 清热地黄汤 
  B. 白虎汤 
  C. 清营汤 
  D. 五味消毒饮 
  E. 黄连解毒汤 
 
13. [单选题]患者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
  A. 麻子仁丸 
  B. 增液承气汤 
  C. 五仁丸 
  D. 润肠丸 
  E. 增液汤 
 
14. [多选题]百草枯中毒后可出现
  A. 早期无法说话及吞咽 
  B. 肾功能不全 
  C. 肺不张 
  D. 肺纤维化 
  E. 溶血反应 
 
15. [单选题]急性期蛋白不来自下列哪一种细胞
  A. 肥大细胞 
  B. 肝细胞 
  C. 巨噬细胞 
  D. 内皮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6. [多选题]阴虚便秘与血虚便秘均可见( )
  A. 大便干结 
  B. 头晕眼花 
  C. 形体消瘦 
  D. 眩晕耳鸣 
  E. 脉细 
 
17. [单选题]院前急救技术不包括
  A. 止血 
  B. 包扎 
  C. 固定 
  D. 消毒 
  E. 搬运 
 
18. [单选题]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舌淡,苔薄,脉沉细。方选( )
  A. 归脾汤 
  B. 固阴煎 
  C. 逍遥散 
  D. 大补元煎 
  E. 定经汤 
 
19. [多选题]二陈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制半夏 
  B. 橘红 
  C. 茯苓、炙甘草 
  D. 枳实 
  E. 胆南星 
 
20. [单选题]某女,30岁,半年前因情志不遂,整天抑郁不乐,渐至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出言无序,时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秽洁不分,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最佳治法是( )
  A. 理气健脾,镇心涤痰 
  B. 育阴潜阳,镇心安神 
  C. 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D. 理气解郁,逐痰安神 
  E. 理气解郁,化瘀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