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口腔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解析(K0),更多口腔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关于红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男性多见 
  B. 颗粒型易癌变 
  C. 恶变率较白斑低 
  D. 较少见 
  E. 均质型内可见原位癌 
 
2. [单选题]有关胆碱酯酶,错误的是
  A. PChE是一种糖蛋白 
  B. AChE主要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 
  C. ChE活性增高见于有机磷中毒 
  D. 肝脏疾病ChE活性减低 
  E. ChE活性可作为有机磷中毒的诊断和监测指标 
 
3. [单选题]下列哪种性病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
  A. AIDS 
  B. 淋病 
  C. 非淋菌尿道炎 
  D. 尖锐湿疣 
  E. 生殖器疱疹 
 
4. [单选题]正常龈沟深度 ( )
  A. 2~3mm 
  B. ≤0.5mm 
  C. ≤2mm 
  D. ≤1mm 
  E. ≤3mm 
 
5. [单选题]恒牙建的关键是
  A. 第1恒磨牙的关系 
  B. 第2恒磨牙的关系 
  C. 保证第1恒磨牙无龋坏 
  D. 保证第2恒磨牙无龋坏 
  E. 及时进行第1、2恒磨牙的窝沟封闭 
 
6. [单选题]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面容是
  A. 面色苍白,表情疲惫 
  B. 面色苍白,颜面水肿,目光呆滞 
  C. 面色灰褐,额部有褐色色素沉着 
  D. 面容惊愕,目光闪亮 
  E.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7. [多选题]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有
  A. 唾液的黏稠度 
  B. 义齿的磨光区形态 
  C. 颌骨的解剖形态 
  D. 基托的边缘的伸展范围 
  E. 人工牙排列的位置 
 
8. [单选题]根据全口义齿固位原理,与大气压力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A. 黏膜的厚度 
  B. 后堤区的宽度 
  C. 基托的面积 
  D. 边缘封闭效果 
  E. 牙槽嵴的高度 
 
9. [单选题]以下是对获得性膜的功能描述,除了
  A. 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B. 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 
  C. 促进再矿化 
  D. 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 
  E. 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10. [单选题]下述组织病理改变可见于念珠菌性白斑的是
  A. 桑葚样细胞 
  B. 气球样细胞 
  C. 淋巴样滤泡 
  D. 上皮角化层形成微脓肿 
  E. 黏膜下层可见肉芽肿 
 
1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脾胃虚寒型胃痛主症的是( )
  A.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 
  B. 口干思饮,大便秘结 
  C. 空腹痛甚,得食则缓 
  D. 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E. 神疲纳呆,四肢倦怠 
 
12. [单选题]扶正与祛邪兼用,适于下列病证中的( )
  A. 正虚邪实 
  B. 阴虚内热 
  C. 气血亏虚 
  D. 邪气壅实为主 
  E. 正气亏虚为主 
 
13. [单选题]正常人肾脏不易触及,有时可触及右肾下极,当深吸气时能触及1/2以上肾脏,但大小正常,表面光滑,无压痛者常表示下列哪一种病症
  A. 肾盂积水 
  B. 肾盂积脓 
  C. 肾肿瘤 
  D. 肾下垂 
  E. 多囊肾 
 
14. [单选题]早期孤立阿弗它溃疡,用何种药物灼治可促进愈合并止痛 ( )
  A. 3%碘酊 
  B. 70%酒精 
  C. 20%三氯醋酸 
  D. 10%硝酸银 
  E. 3%过氧化氢 
 
15. [单选题]全口义齿上颌中切牙的切缘位于上唇下 ( )
  A. 0.5~1mm 
  B. 1~2mm 
  C. 2~3mm 
  D. 0.5mm以下 
  E. 3mm以上 
 
16. [单选题]牙菌斑内在摄取蔗糖后含量最高的酸是
  A. 甲酸 
  B. 乙酸 
  C. 丙酸 
  D. 乳酸 
  E. 丁酸 
 
17. [单选题]关于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为基底层下疱,基底细胞变性 
  B. 上皮层可全层剥脱 
  C. 组织愈合后可形成瘢痕 
  D. 上皮内出现棘层松解 
  E. 固有层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 
 
18. [单选题]Bionator功能矫治器的组成
  A. 基托、唇颊弓 
  B. 腭弓 
  C. 支托、尖牙曲和基托 
  D. B+C 
  E. A+B 
 
19. [单选题]不属蝶腭神经节节后分支的是 ( )
  A. 鼻腭神经 
  B. 上牙槽后神经 
  C. 腭前神经 
  D. 腭中神经 
  E. 腭后神经 
 
20. [单选题]唇颊沟加深术最常见的方法是
  A. 唇组织瓣转移 
  B. 口底组织瓣转移 
  C. 颊组织瓣转移 
  D. 皮肤游离移植 
  E. 游离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