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修复医学副高职称2024往年考试试卷(I7),更多口腔修复(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修复医学副高职称2024往年考试试卷(I7),更多口腔修复(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怀疑为无症状性肝炎应做的检查是
  A. A/G测定 
  B. 肝炎病毒标志物 
  C. 血清PT测定 
  D. 血清ALT测定 
  E. 血清AST测定 
 
2. [单选题]下列哪一类型的无牙颌口腔黏膜有助于义齿的固位与适应程度
  A. 厚,高弹性、高动度 
  B. 薄,低弹性、低动度 
  C. 厚薄适中,低弹性、高动度 
  D. 厚薄适中,高弹性、低动度 
  E. 厚薄适中,高弹性、高动度 
 
3. [多选题]取全口印模的要求有 ( )
  A. 组织受压可不均匀 
  B. 可用海藻酸盐印模材取印模 
  C. 尽可能扩大印模面积 
  D. 边缘不一定要圆钝、但要有一定厚度 
  E. 采取功能性印模 
 
4. [多选题]病原菌鉴定的一般程序包括
  A. 直接涂片 
  B. 分离培养 
  C. 生化鉴定 
  D. 血清学鉴定 
  E. 电镜观察 
 
5. [多选题]按诊的内容,临床上常用的有( )
  A. 按肌肤 
  B. 按胸胁 
  C. 按脘腹 
  D. 按手足 
  E. 按腧穴 
 
6. [单选题]患者,男,56岁,全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初戴全口义齿时,非咬合状态出现松动脱落,其最常见的原因为 ( )
  A. 基托在上颌硬区缓冲不够 
  B. 基托组织面与粘膜不密合 
  C. 唇、颊、舌系带区基托边缘让开不够 
  D. 基托磨光面形态不佳 
  E. 颌位记录有偏差 
 
7. [单选题]要使前牙排列美观、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除了 ( )
  A. 使整个面部比例和谐 
  B. 考虑患者年龄、肤色 
  C. 征求患者意见 
  D. 考虑个性因素 
  E. 粘膜厚度 
 
8. [多选题]增强全冠修复体固位的措施有
  A. 修复体与制备牙密合度要好 
  B. 预备后的牙体轴面聚合度不宜超过5° 
  C. 要使用高强度的黏接剂 
  D. 使用龈下边缘 
  E. 用好的技工师制作 
 
9. [单选题]全口义齿初戴时,常常需要选磨,以下哪个原因不正确
  A. 架不可能完全模拟人的下颌关节的各种运动 
  B. 义齿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均可能有误差 
  C. 人工牙面形态不一定符合要求 
  D. 初戴义齿可能下沉不均匀 
  E. 垂直距离一般过高 
 
10. [多选题]需用巧克力血平板培养的细菌有
  A. 脑膜炎奈瑟菌 
  B. 肺炎球菌 
  C. 百日咳鲍特菌 
  D. 淋病奈瑟菌 
  E. 流感嗜血杆菌 
 
11. [多选题]瓷全冠的优势有
  A. 不导热、电 
  B. 生物相容性好 
  C. 色泽稳定 
  D. 强度高、脆性小 
  E. 模拟自然牙逼真 
 
12. [多选题]生地黄的主治病证是( )
  A. 温热病热入营分 
  B. 血热妄行出血证 
  C. 热病伤阴,口干口渴 
  D. 消渴证 
  E. 热伤阴液,肠燥便秘 
 
13.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胸痹治疗方法的是( )
  A. 活血化瘀 
  B. 通阳宣痹 
  C. 豁痰泄浊 
  D. 滋阴润肺 
  E. 益气通阳 
 
14.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成分
  A. 人工牙 
  B. 基托 
  C. 基牙 
  D. 固位体 
  E. 连接体 
 
15. [单选题]龋最好发于
  A. 上颌第一磨牙 
  B. 上颌第二磨牙 
  C. 下颌第一磨牙 
  D. 下颌第二磨牙 
 
16. [单选题]主诉的书写要求,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 指出主要症状或体征 
  B. 描述症状/体征持续时间 
  C. 文字精练 
  D. 字数在20字左右 
  E. 不能直接使用病名或描述实验室检查异常 
 
17. [单选题]患者因体质虚弱,或过于饥饿、情绪紧张及针刺手法过强等引起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甚至胸闷心慌、汗出肢冷、脉搏微弱、不省人事的属针刺异常情况中的( )
  A. 滞针 
  B. 后遗感 
  C. 弯针 
  D. 晕针 
  E. 气胸 
 
18. [单选题]舌癌多发生于
  A. 舌尖 
  B. 舌侧缘 
  C. 舌背 
  D. 舌腹 
  E. 舌根 
 
19. [单选题]前牙金属烤瓷冠预备体切端应至少磨除
  A. 1.0mm 
  B. 1.5mm 
  C. 2.0mm 
  D. 2.5mm 
  E. 3.0mm 
 
20. [多选题]但热不寒可见于( )
  A. 表热证 
  B. 虚热证 
  C. 里实热证 
  D. 湿温病 
  E. 气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