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副高职称强化在线题库(I7),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副高职称强化在线题库(I7),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提出"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的专著是
  A. 《诸病源候论》 
  B. 《小儿病源方论》 
  C. 《备急千金要方》 
  D. 《活幼口议》 
  E. 《育婴家秘》 
 
2. [多选题]食积脾虚夹积证临床可见
  A. 夜寐难安 
  B. 腹满喜按 
  C. 呕吐酸腐 
  D. 舌红苔厚腻 
  E. 大便溏薄不臭 
 
3. [单选题]厌食与积滞的主要区别是
  A. 食欲不振 
  B. 形体消瘦 
  C. 精神异常 
  D. 脘腹胀满 
  E. 腹部疼痛 
 
4. [多选题]据原文,下列有“不得眠”症的汤证是( )
  A. 猪苓汤证 
  B. 四逆汤证 
  C. 栀子豉汤证 
  D. 白通汤证 
  E. 黄连阿胶汤证 
 
5. [单选题]根据《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的论述,疾病病情表现最严重的时候是在
  A. 早晨 
  B. 夜半 
  C. 白天 
  D. 傍晚 
  E. 中午 
 
6. [单选题]患儿,5岁。高热,双侧腮部肿大2天,以耳垂为中心,疼痛,坚硬拒按,舌红苔黄,脉数。其病机是
  A. 邪犯少阳 
  B. 热毒壅盛 
  C. 邪陷心肝 
  D. 气血凝滞 
  E. 余邪留恋 
 
7. [单选题]天南星具有的功效是
  A. 降逆止呕 
  B. 祛风解痉 
  C. 祛风解毒 
  D. 止咳平喘 
  E. 清热定惊 
 
8. [单选题]小儿麻痹症邪郁肺胃治疗首选方剂是∶
  A. 葛根黄芩黄连汤 
  B. 银翘散 
  C. 新加香薷饮 
  D. 羌活胜湿汤 
  E. 三妙丸 
 
9. [多选题]捏脊疗法的作用是
  A. 调和气血 
  B. 通理经络 
  C. 调整阴阳 
  D. 活血止痛 
  E. 恢复脏腑功能 
 
10. [多选题]下述哪些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的"反治法"?( )
  A. 寒因热用 
  B. 热因热用 
  C. 塞因塞用 
  D. 通因通用 
  E. 甚者从之 
 
11. [单选题]小陷胸汤的药物组成是
  A. 大黄、黄连、黄芩 
  B. 黄连、半夏、栝蒌实 
  C. 桔梗、巴豆、贝母 
  D. 芒硝、大黄、甘遂 
  E. 大黄、芒硝、葶苈子 
 
12. [单选题]与血液循行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A. 心、肺、脾、肝 
  B. 心、肺、脾、肾 
  C. 心、肝、脾、肾 
  D. 肺、脾、肝、肾 
  E. 心、肺、肝、肾 
 
13. [多选题]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有
  A. 清热解毒 
  B. 活血化瘀 
  C. 凉血止血 
  D. 消肿散结 
  E. 益气回阳 
 
14. [单选题]男婴,5天,孕34周产,2天来拒奶,不哭,少动。查体:肛温29℃,两侧面颊、肩胛、背部、腰骶部及双下肢皮肤硬肿。为患儿复温,最适宜的方法是
  A. 立即放入比其体温高1~2℃的暖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0.5~1℃,在12~24小时恢复到正常体温 
  B. 放入37~38℃的暖箱中 
  C. 放入温度适中的暖箱中使患儿6~12小时恢复到正常体温 
  D. 放入37~38℃的温水中快速复温 
  E. 以上都不是 
 
15. [单选题]4个月婴儿体重4kg,每日所需8%的糖牛奶量为
  A. 320ml 
  B. 400ml 
  C. 480ml 
  D. 600ml 
  E. 640ml 
 
16. [多选题]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证型有
  A. 营卫失和,邪毒留恋 
  B. 肺脾两虚,气血不足 
  C. 肾虚骨弱,精血失充 
  D. 外感风寒,肺卫失宣 
  E. 外感风热,痰热留恋 
 
17. [单选题]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
  A. 苓桂枣甘汤 
  B. 十枣汤 
  C. 当归四逆汤 
  D. 桂枝汤 
  E. 炙甘草汤 
 
18. [单选题]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位主要在( )
  A. 心肺 
  B. 肺胃 
  C. 脾肾 
  D. 肺肾 
  E. 肝肾 
 
19. [单选题]小儿哪个时期死亡率较高:
  A. 围产期 
  B. 新生儿期 
  C. 婴儿期 
  D. 幼儿期 
  E. 幼童期 
 
20. [单选题]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
  A. 养阴清热、辛凉透达 
  B. 疏风清热、凉营解毒 
  C. 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D.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E.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