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神经外科医学正高职称易混易错考试试题(G7),更多神经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神经外科医学正高职称易混易错考试试题(G7),更多神经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 温肾壮阳药 
  B. 健脾利水药 
  C. 益脾滋肾药 
  D. 滋补脾肾药 
  E. 温补脾肾药 
 
2. [多选题]不寐临床上可表现为( )
  A. 入睡困难 
  B. 寐而不酣 
  C. 时寐时醒 
  D. 醒后不能再寐 
  E. 彻夜不寐 
 
3. [多选题]止带方的药物组成有( )
  A. 茯苓、猪苓 
  B. 车前子、泽泻 
  C. 茵陈、黄柏、栀子 
  D. 丹皮、赤芍、牛膝 
  E. 生地、黄芩、木通 
 
4. [多选题]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断有价值的检查是
  A. MRI 
  B. 腰穿 
  C. CT 
  D. X线 
  E. 脑血管造影 
 
5. [多选题]"木"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生长 
  B. 升发 
  C. 条达 
  D. 舒畅 
  E. 升腾 
 
6. [多选题]舌赤肿胀而苔黄,多由于( )
  A. 热毒壅盛 
  B. 心脾有热 
  C. 心脾两虚 
  D. 中毒 
  E. 脾胃湿热 
 
7. [单选题]虚证的概念是( )
  A. 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 
  B.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 
  C. 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机能减退的病理反映 
  D. 正虚邪恋的病理反映 
  E. 邪正相持的病理状态 
 
8. [多选题]颅内高压代偿期生命体征的变化是
  A. 体温升高 
  B. 呼吸慢而有力 
  C. 血压升高 
  D. 心律失常 
  E. 体温降低 
 
9. [单选题]引起"行痹"的主要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10. [单选题]不寐的主要病机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涉及的脏腑有( )
  A. 心、肝、脾 
  B. 肺、脾、肾 
  C. 心、肝、肾 
  D. 心、肝、胆、脾、肾 
  E. 心、肺、脾、肾 
 
11. [单选题]观察舌象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
  A. 舌苔的有无 
  B. 舌苔的润燥 
  C. 舌苔的厚薄 
  D. 舌苔的颜色 
  E. 舌苔的腐腻 
 
12. [多选题]高灌注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 眼眶额部的搏动性头痛 
  B. 癫痫 
  C. 意识障碍 
  D. 颅内出血 
  E. 脑梗死 
 
13. [多选题]运用耳针疗法治疗各种眼病时,可选用的耳穴有( )
  A. 目1 
  B. 眼 
  C. 肝 
  D. 耳尖 
  E. 目2 
 
14. [多选题]有关TIA的临床表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起病突然 
  B. 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大致相似 
  C. 发作间歇期常遗留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D. 大多无意识障碍及颅内高压征 
  E. 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 
 
15.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的是( )
  A. 中冲 
  B. 少冲 
  C. 外关 
  D. 太冲 
  E. 天冲 
 
16. [多选题]颅内压增高的一般处理包括 ( )
  A. 昏迷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B. 便秘者可行高位灌肠 
  C. 不能进食者应予补液 
  D. 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E. 口服较强导泻剂 
 
17. [多选题]病人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见于( )
  A. 痰饮内停 
  B. 湿热内蕴 
  C. 热入营血 
  D. 阳气虚弱 
  E. 瘀血内阻 
 
18. [多选题]可出现"反跳现象"的脱水剂是
  A. 20%甘露醇 
  B. 30%尿素 
  C. 25%山犁醇 
  D. 50%GS 
  E. 呋噻咪 
 
19. [多选题]Willis提出诊断原发性黑色素瘤的基本条件是
  A. 皮肤及眼球未发现有黑色素瘤 
  B. 皮肤及眼球以前未做过黑色素瘤切除术 
  C. 腰椎穿刺术脑脊液检查未发现黑色素瘤细胞 
  D. 内脏无黑色素瘤转移 
  E. 未出现黑色素尿 
 
20. [多选题]颅内、颅外血液循环可以通过下列何种途径相交通
  A. 脑膜中动脉 
  B. 内眦静脉 
  C. 板障静脉 
  D. 后交通动脉 
  E. 眼动脉-眶上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