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针灸高级职称(副高)2024历年考试真题(K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23   [手机版]    

针灸高级职称(副高)2024历年考试真题(K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针灸高级职称(副高)2024历年考试真题(K4),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黄龙汤证临床表现的是

A. 自利清水
B. 腹痛拒按
C. 身热口渴
D. 神疲少气
E. 脉象沉实


2. [单选题]不属于按诊诊察内容的一项是

A. 局部之颜色
B. 皮肤之润燥
C. 是否有压痛
D. 是否有肿块
E. 是否有积水


3. [多选题]采用挑刺治疗目赤肿痛,其穴位可选

A. 肩胛间敏感点
B. 大椎
C. 太阳
D. 外关
E. 印堂


4.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规定,剑胸联合至脐中之间的长

A. 6寸
B. 6.5寸
C. 7寸
D. 8寸
E. 9寸


5. [单选题]针灸治疗腰痛的主穴是( )

A. 阿是穴、肾俞、太溪
B. 委中、昆仑、太溪
C. 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D. 阿是穴、背俞穴、太溪
E. 命门、昆仑、委中


6. [单选题]阴阳不能相互维系的表现是

A. 阳胜生热,阴胜生寒
B. 阳虚生寒,阴虚生热
C. 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D.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E. 阴虚阳亢,阳虚阴盛


7. [单选题]少商放血主治

A. 目赤肿痛
B. 鼻塞流涕
C. 舌强不语
D. 咽喉肿痛
E. 耳聋耳鸣


8. [多选题]膝状神经节以上受损可出现

A. 泪液分泌减少,舌前2/3味觉障碍
B. 外耳道及鼓膜出现疱疹
C. 味觉障碍与听觉过敏同时存在
D. 舌前2/3味觉障碍
E. 听觉过敏


9. [单选题]确定某一方剂为温下剂的主要依据是

A. 方中配用温下药
B. 符合温下剂的配伍规律,主治为里实寒积证
C. 方中配用泻下药和扶正药
D. 方中配用泻下药和温里药
E. 方中配用温里药和寒下药


10. [单选题]苓桂术甘汤的君药为

A. 茯苓
B. 白术
C. 甘草
D. 桂枝
E. 茯苓、桂枝


11. [单选题]治疗心痛彻背,喘不得卧,遇寒痛剧,得热痛减,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或沉迟者,可在基础方上再加

A. 灸三阴交、百会
B. 灸太白、脾俞
C. 灸心俞、中脘
D. 灸神阙、关元
E. 灸涌泉、劳宫


12. [单选题]用背俞穴治疗耳聋,应首选( )

A. 肺俞
B. 三焦俞
C. 肝俞
D. 肾俞
E. 脾俞


13. [单选题]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 )

A. 胸中
B. 腹中
C. 心中
D. 头面部
E. 肘膝部


14. [单选题]治疗痰湿凝滞型痤疮,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 尺泽
B. 风门
C. 血海
D. 丰隆
E. 攒竹


15. [多选题]下列著作中,具有对我国针灸医学总结意义的著作是

A. 《内经》
B. 《难经》
C. 《针灸甲乙经》
D. 《针灸大成》
E. 《针灸大全》


16. [多选题]下列属于隔盐灸主治范围的是

A. 吐泻并作
B. 产后血晕
C. 中风脱证
D. 伤寒阴证
E. 疮疡久溃不敛


17. [单选题]根据脏腑辨证选穴原则,脱发应选择的耳穴为(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18.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头晕目眩,泛泛欲吐,兼见心悸失眠、面色不华,纳呆腹胀,舌淡,苔薄白润,脉弱,治疗应当在主穴基础上加用

A. 脾俞、气海
B. 悬钟、太溪
C. 肾俞、足三里
D. 三阴交、足三里
E. 中脘、内关


19. [多选题]新加香薷饮的组成原则为辛温复辛凉法,具有以下何种作用( )

A. 散寒
B. 化湿
C. 清暑
D. 燥湿
E. 消积


20. [多选题]大肠经的循行包括( )

A. 起于大指之端
B. 上肩
C. 入缺盆
D. 贯颊
E. 入上齿中,还出挟口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47l3e9.html
  • 下一篇:(副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针灸学(副高)免费模拟考试试题(K4) 呕不能食,是哪种原因转属阳明下列哪项与补泻效果无关:《温病条辨》所称"辛凉平剂"指的是治疗低血压,应选择哪个耳穴下列各项,女,近日见胃脘胀痛,日晡尤甚,疏风散邪 清热化湿,燥热转甚# 燥热之邪,利小便,本证因多夹少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