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微生物技术卫生副高高级职称免费考试试题下载(J4),更多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微生物技术卫生副高高级职称免费考试试题下载(J4),更多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在组织培养中识别病毒的方法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A. 观察细胞病变 
  B. 空斑试验 
  C. 中和试验 
  D. 比浊度 
  E. 底物显色 
 
2. [多选题]属于肿瘤相关抗原的是
  A. AFP 
  B. CEA 
  C. 铁蛋白 
  D. 唾液酸 
  E. 血型ABO抗原 
 
3. [单选题]下列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
  A. 霍乱弧菌 
  B. 产毒性大肠杆菌 
  C. 幽门螺杆菌 
  D. 沙门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单选题]淋病是由下列何种病原体引起的( )
  A. 梅毒螺旋体 
  B. 淋病奈瑟菌 
  C. 淋病螺旋体 
  D. 淋病杆菌 
  E. 衣原体 
 
5. [单选题]肺炎链球菌脑膜炎选择青霉素治疗时,其剂量范围在
  A. (5~10)万U/(kg·d) 
  B. (10~20)万U/(kg·d) 
  C. (20~40)万U/(kg·d) 
  D. (40~80)万U/(kg·d) 
  E. (80~100)万U/(kg·d) 
 
6. [单选题]下列计量单位,哪一种表示不是法定计量单位
  A. kPa 
  B. IU 
  C. mEq/L 
  D. mmol/L 
  E. g/L 
 
7. [单选题]不属于细菌种属鉴定必需的检验方法是
  A. 形态染色检查 
  B. 生化试验 
  C. 血清学试验 
  D. 分离培养 
  E. 动物试验 
 
8. [单选题]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方法应首选
  A. 病毒分离 
  B. 中和试验 
  C. 血凝抑制试验 
  D. 补体结合试验 
  E. 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9. [单选题]关于疟疾检查的适宜采血时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间日疟发作后数小时 
  B. 间日疟发作后十余小时 
  C. 恶性疟发作时 
  D. 恶性疟发作开始后任何时间 
  E. 恶性疟发作前半小时 
 
10. [多选题]链球菌引起化脓性病灶脓汁稀薄且易扩散,其主要原因是病原菌能产生
  A. 透明质酸酶 
  B. 血浆凝固酶 
  C. 链激酶 
  D. 链道酶 
  E. 溶血毒素 
 
11. [单选题]鉴别脑膜炎奈瑟菌与卡他布兰汉菌的相关试验是
  A. 蔗糖发酵试验 
  B. 乳糖发酵试验 
  C. 麦芽糖分解试验 
  D. 触酶试验 
  E. 菊糖分解试验 
 
12. [单选题]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
  A. 玻璃器皿 
  B. 移液器头 
  C. 滤菌器 
  D. 手术刀、剪 
  E. A+C 
 
13. [单选题]肠杆菌科的细菌分离常用的SS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属于
  A. 基础培养基 
  B. 鉴别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营养培养基 
  E. 特殊培养基 
 
14. [单选题]下列哪种病毒属于DNA病毒科
  A. 甲型肝炎病毒 
  B. 乙型肝炎病毒 
  C. 丙型肝炎病毒 
  D. 丁型肝炎病毒 
  E. 戊型肝炎病毒 
 
15. [单选题]寄生虫感染的最常见的方式是( )
  A. 经口感染 
  B. 经皮肤感染 
  C. 经胎盘感染 
  D. 自体感染 
  E. 其他感染 
 
16. [单选题]菌落呈“油煎蛋”状的是
  A. 病毒 
  B. 大肠埃希菌 
  C. 衣原体 
  D. 立克次体 
  E. 支原体 
 
17. [多选题]鉴别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与ElTor生物型霍乱弧菌的方法是
  A. 对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B. 生化试验 
  C. 敏感噬菌体裂解试验 
  D. 与O1群抗血清凝集试验 
  E. 测定肠毒素 
 
18. [单选题]破伤风梭菌芽胞在土壤中可存活年限最长达
  A. 数小时 
  B. 数天 
  C. 数月 
  D. 数年 
  E. 数十年 
 
19. [单选题]室间质控应在下列哪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A. 先进设备 
  B. 高级人才 
  C. 室内质控 
  D. 质控试剂 
  E. 硬件设施完备 
 
20. [多选题]微生物危险度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 
  B. 自然感染途径及实验室操作所致的其他感染途径(非消化道途径、空气传播、食入) 
  C. 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干预 
  D. 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 
  E. 暴露的潜在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