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慢性颅内压增高者,其头颅X线平片可表现为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09-15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慢性颅内压增高者,其头颅X线平片可表现为"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频道。

[多选题]慢性颅内压增高者,其头颅X线平片可表现为

A. 颅骨骨缝分离
B. 鞍背骨质稀疏
C. 指状压迹增多
D. 蝶鞍扩大
E. 颅骨骨质增生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13岁,左眼突出伴视力下降2个月。CT示左侧视神经柱形增粗,有轻度强化,左侧视神经孔扩大,视交叉左侧亦增粗、增强,诊断可能为( )。

A. 视神经母细胞瘤
B. 视神经血管瘤
C. 视神经胶质瘤
D. 视神经脑膜瘤
E. 炎性假瘤

正确答案 :C

解析:视神经胶质瘤起源于神经内的神经胶质,儿童的视神经胶质瘤多为星形细胞瘤,胶质细胞瘤表现为浸润性视神经增粗,呈纺锤形、梨形或圆柱形,位于视神经管两端者可呈哑铃形。CT表现视神经增粗、扭曲或肿块,为视神经胶质瘤最常见的表现。部分病例眶内视神经段表现为典型的纺锤形肿瘤,平扫呈中等或中等略偏低密度,境界清晰、密度均匀、边缘光滑;CT增强扫描,肿瘤轻至中度强化,且与视神经之间无明显分界。双侧视神经胶质瘤常是神经纤维瘤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单选题]关于SARS的诊断不正确的是

A. 对于有SARS流行病学依据、有症状、有肺部X线改变并能排除其他疾病者,可以作出SARS临床诊断
B. 对于有流行病学依据和临床症状,但尚无肺部X线影像学改变者,应作为疑似病例
C. 对于缺乏流行病学依据,但具备其他SARS支持证据者,可以作为疑似病例
D. 对于近2周内有与SARS患者或疑似SARS患者接触史,有症状,无肺部X线影像学改变者,可以作为疑似病例
E. 对于近4周内有与SARS患者或疑似SARS患者接触史,但无临床表现者应列为医学隔离观察病例

正确答案 :E

解析:对于近2周内有与SARS患者或疑似SARS患者接触史,但无临床表现者应列为医学隔离观察病例。


[多选题]COPD的危险人群是

A. 长期重度吸烟
B. 伴有湿疹
C. 老年男性
D. 有肺结核史
E. 儿童时期的下呼吸道感染

正确答案 :ACE


[单选题]非典暴发、流行时,哪个机关有权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

A. 卫生部
B. 北京疾病控制中心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务院
E. 北京市政府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继发性心境障碍与原发性心境障碍相比有以下哪些特征 ( )

A. 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或有服用某种药物或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史
B. 多数病人表现典型的躁狂与抑郁发作
C. 心境高涨的症状常不典型,常伴有焦虑、激越、情绪不稳
D. 可出现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及智能障碍
E. 病情常与原发疾病消长而波动

正确答案 :ACDE


[多选题]脑结核瘤CT增强扫描中表现为( )

A. 小环状增强,中心可为低密度
B. 小环状增强,中心可为高密度
C. 无增强
D. 小环状增强,中心可为等密度
E. 结节状增强

正确答案 :AE


[单选题]对重症肌无力诊断没有帮助的检查项目是

A. 新斯的明试验
B. 腾喜龙试验
C. 脑脊液检查
D. 疲劳试验
E. 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

正确答案 :C

解析:疲劳试验、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新斯的明试验、腾喜龙试验)可协助重症肌无力的诊断。脑脊液检查无意义。


[单选题]多发性硬化的病程特点为

A. 以上均不正确
B. 进行性恶化
C. 多有复发与缓解
D. 缓慢进展
E. 无复发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反应性肺炎的主要特点是( )

A. 发病部位与照射野一致
B. 病变密度不均匀
C. 6~12个月后肺内病变为纤维结缔组织取代
D. 易引起胸膜肥厚粘连
E. 大片状影,可见含气支气管影

正确答案 :A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49nmrn.html
  • 下一篇:硬膜外血肿的出血来源有 有一病人,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鼻漏,不是AMAN的临床特点的是:以下情形中,颅底骨折,其错误的治疗方法是皮样囊肿的内容包括:①脂肪;②毛发;③钙质;④牙齿下列组织中对传入的超声衰减最小的是80%~90%MG患者外周血中可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