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真题分析(X0),更多中医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真题分析(X0),更多中医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女患者,结婚7年未避孕未孕,月经20天一行,量少色红,无血块,形体消瘦,腰腿痠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五心烦热。治疗首选:
  A. 启宫丸 
  B. 养精种玉汤 
  C. 开郁种玉汤 
  D. 少腹逐瘀汤 
  E. 毓麟珠 
 
2. [单选题]《六节藏象论》认为心的华彩反映在
  A. 面 
  B. 唇四白 
  C. 发 
  D. 毛 
  E. 皮 
 
3. [多选题]脉浮而紧可见于( )
  A. 太阳表证 
  B. 阳明热实证 
  C. 阳明中风证 
  D. 少阴热化证 
  E. 少阳经热证 
 
4. [多选题]海螵蛸的功效是
  A. 固精止带 
  B. 收敛止血 
  C. 制酸止痛 
  D. 收湿敛疮 
  E. 敛肺止汗 
 
5. [单选题]清营凉血剂不包括
  A. 清瘟败毒饮 
  B. 犀角地黄汤 
  C. 黄连解毒汤 
  D. 犀地白虎汤 
  E. 清营汤 
 
6. [单选题]治疗肾虚作喘常除外
  A. 冬虫夏草 
  B. 巴戟天 
  C. 磁石 
  D. 蛤蚧 
  E. 补骨脂 
 
7. [单选题]患者,女,30岁。产后失血过多,突然头项强直,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面色苍白,舌质淡红,少苔,脉虚细。首选方剂为
  A. 生脉散 
  B. 三甲复脉汤加减 
  C. 玉真散加减 
  D. 补中益气汤加减 
  E. 当归生姜羊肉汤 
 
8. [单选题]九味羌活汤的功用是( )。
  A. 散寒解表,祛风除湿 
  B.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C. 宣肺散寒,除湿止痛 
  D. 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E. 发汗解表,疏风止痛 
 
9. [单选题]在《伤寒论》的方剂中,仲景多处用到附子,其中用量最大的方剂是
  A. 四逆汤 
  B. 白通加猪胆汁汤 
  C. 通脉四逆汤 
  D. 桂枝附子汤 
  E. 干姜附子汤 
 
10. [多选题]乌梅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乌梅、附子、桂枝、当归 
  B. 人参、干姜、白蜜 
  C. 黄连、黄柏 
  D. 黄芩 
  E. 细辛、蜀椒 
 
11. [单选题]男,57岁,平日心悸怔忡,神疲乏力,今晨突然心胸剧痛,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唇舌青紫,脉微欲绝,属
  A. 心阳虚证 
  B. 寒凝心脉证 
  C. 心气虚证 
  D. 瘀阻心脉证 
  E. 心阳虚脱证 
 
12. [单选题]既有泻下作用,又有凉血作用的药是
  A. 大黄 
  B. 芒硝 
  C. 巴豆 
  D. 郁李仁 
  E. 番泻叶 
 
13. [单选题]泻白散的组成药物除粳米、甘草外,尚有
  A. 地骨皮、桑白皮 
  B. 桑白皮、葶苈子 
  C. 地骨皮、大腹皮 
  D. 黄芩、桑白皮 
  E. 葶苈子、黄连 
 
14.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甘草的功效
  A. 解毒敛疮 
  B. 益气补中 
  C. 祛痰止咳 
  D. 缓急止痛 
  E. 调和药性 
 
15. [单选题]临床不会导致月经先期的是
  A. 气虚不摄 
  B. 肝郁血热 
  C. 营血亏损 
  D. 阴虚火旺 
  E. 阳盛血热 
 
16. [单选题]阴阳交感是指
  A. 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 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 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 阴阳二气的对峙 
 
17. [单选题]对虚实错杂证运用先攻后补治则的主要根据是
  A. 先祛邪不会伤正 
  B. 先扶正可致留邪 
  C. 正气虽虚尚可耐攻 
  D. 标证紧急先治其标 
  E. 以上均非 
 
18. [单选题]某患者,30岁,结婚5年不孕,月经周期无规则,子宫内膜出现下列哪种组织学表现时为有排卵
  A. 子宫内膜分泌期 
  B. 子宫内膜萎缩期 
  C. 子宫内膜增生期早期 
  D. 子宫内膜增生期中期 
  E. 子宫内膜增生期晚期 
 
19.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带下病的主要病机?( )
  A. 肾虚 
  B. 湿热 
  C. 肝郁 
  D. 脾虚 
  E. 寒湿 
 
20. [单选题]“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
  A. 茵陈蒿汤 
  B. 葛根芩连汤 
  C. 栀子柏皮汤 
  D.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 麻黄升麻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