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副高考试宝典推拿卫生副高易混易错考试试题(Q1),更多推拿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副高考试宝典推拿卫生副高易混易错考试试题(Q1),更多推拿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形成乳痈的病因病机是
  A. 血热气结 
  B. 肝胃不和 
  C. 乳汁瘀积 
  D. 寒湿凝滞 
  E. 气血虚弱 
 
2. [单选题]大便时干时稀属于
  A. 脾气亏虚 
  B. 肛门瘀血 
  C. 肝郁脾虚 
  D. 大肠湿热 
  E. 肾虚命门火衰 
 
3. [单选题]以下属于单轴关节的是
  A. 桡腕关节 
  B. 拇指腕掌关节 
  C. 肩关节 
  D. 髋关节 
  E. 桡尺近侧关节 
 
4. [单选题]可出上肢或下肢感觉障碍,并有复合感觉障碍的感觉障碍类型是
  A. 脑干型 
  B. 皮质型 
  C. 脊髓型 
  D. 神经根型 
  E. 内囊型 
 
5. [多选题]春温病变过程中,极易出现动风证,其原因是( )
  A. 里热炽盛 
  B. 邪少虚多 
  C. 阴精耗损 
  D. 肝胆郁热 
  E. 治疗不当 
 
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阴阳互用关系
  A.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B.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C.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D. 形归气,气归精 
  E. 精食气,气生形 
 
7. [单选题]足少阴肾经在胸部的走行是:
  A. 前正中线旁开0.5寸 
  B. 前正中线旁开1寸 
  C. 前正中线旁开2寸 
  D. 前正中线旁开4寸 
  E. 前正中线旁开6寸 
 
8. [单选题]大动脉硬化时血压的变化是
  A. 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 
  B.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C.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不变 
  E.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9. [单选题]最早设立推拿专科的时期是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E. 解放后 
 
10. [多选题]影响手法作用的因素有( )
  A. 手法强度 
  B. 手法速度 
  C. 手法操作方向 
  D. 操作次数 
  E. 穴位本身功效 
 
11. [单选题]悬钟穴位于
  A. 外踝后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B. 外踝前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C. 外踝下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D.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E. 外踝上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12.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五色明润含蓄,有光泽者,提示( )
  A. 阳气未散 
  B. 阴气未动 
  C. 胃气未败 
  D. 精气未衰 
  E. 疾病预后尚佳 
 
13.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证属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关“热”的病机
  A. 诸转反戾 
  B.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 
  C. 诸躁狂越 
  D. 诸胀腹大 
  E. 诸湿肿满 
 
14. [单选题]某女,32岁。壮热神昏身痛近两周,现上症俱退,但出现小腹高突,拒按,小便淋漓不尽,大便闭结,脉弦滑。结合《素问·痹论》分析,其诊断应为
  A. 脾痹 
  B. 肠痹 
  C. 胞痹 
  D. 心痹 
  E. 肝痹 
 
15. [单选题]用于治疗心痛、心悸、呕血、咳血、疔疮的腧穴是( )
  A. 内关 
  B. 孔最 
  C. 间使 
  D. 外关 
  E. 郄门 
 
16. [单选题]骨的构造包括
  A. 松质骨、密质骨和髓腔 
  B. 骨质、骨髓和骨膜等 
  C. 骨板和骨膜 
  D. 骨组织和骨细胞 
  E. 骨质、髓腔、血管和神经 
 
17. [多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及的伏邪为病,具体有( )
  A. 洞泄 
  B. 痃疟 
  C. 痿厥 
  D. 温病 
  E. 咳嗽 
 
18. [单选题]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出现烦躁症状:
  A. 茯苓四逆汤证 
  B. 干姜附子汤证 
  C. 大承气汤证 
  D. 吴茱萸汤证 
  E. 桂枝人参汤证 
 
19. [单选题]桂枝新加汤证"身痛"的病机是
  A. 表阳受伤,筋脉失养 
  B. 气营两伤,筋脉失养 
  C. 阴液耗伤,筋脉失养 
  D. 水湿浸淫,筋脉失养 
  E. 气血两亏,筋脉失养 
 
20. [单选题]颈椎间盘突出症开始进行颈椎功能性运动锻炼,以提高颈椎稳定性的阶段是
  A. 椎管内压迫期 
  B. 椎管内水肿期 
  C. 神经根、脊髓减压期 
  D. 恢复期 
  E. 治疗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