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医学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在线测试(R0),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医学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在线测试(R0),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人消化道中,多采用
  A. 灌胃 
  B. 喂饲 
  C. 吞咽胶囊 
  D. 鼻饲 
  E. 饮水 
 
2. [单选题]亚甲蓝等碱性染料在电离状态下常有正电荷,易与碱性染料结合的细菌等电点是
  A. pH4~6 
  B. pH6~7 
  C. pH7~9 
  D. pH2~5 
  E. pH8~9 
 
3. [单选题]核酸电泳后常用的染色荆是
  A. 溴化乙锭 
  B. 溴酚蓝 
  C. 二甲苯青 
  D. 亚甲蓝 
  E. 银离子 
 
4. [单选题]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 DNA断裂的结果 
  B. 染色体结构异常 
  C. 染色体数目异常 
  D. 光镜下可见 
  E. 光镜下不可见 
 
5. [单选题]自来水出厂水必须每天测定1次的指标应除外
  A. 细菌总数 
  B. 总大肠菌群 
  C. 粪大肠菌群 
  D. 总余氯 
  E. 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 
 
6. [单选题]非胸腺依赖抗原是
  A. BSA 
  B. SRBC 
  C. 兔血清白蛋白 
  D. 细菌外毒素 
  E. 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7. [单选题]哪些部门参与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A. 卫生部医政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主管部门 
  C.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 卫生部医政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8. [单选题]在毒理学中毒物的准确概念是
  A. 所有进入生物体的化学物质都是毒物 
  B. 所有进入生物体引起DNA改变的物质都是毒物 
  C. 各种治疗药物也都是毒物 
  D. 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体干扰正常生化和生理功能,引起病理改变的物质 
  E. 以上都不对 
 
9. [单选题]采用颗粒型细菌抗原进行的血清反应是
  A. 环状沉淀试验 
  B. 补体结合试验 
  C. 中和试验 
  D. 凝集试验 
  E. 絮状沉淀试验 
 
10. [单选题]镜下观察时,菌细胞末端是尖的,且形态细小,呈弧型、螺旋型或“海鸥展翅”状的细菌是
  A. 霍乱弧菌 
  B. 大肠杆菌 
  C. 弯曲菌 
  D.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E. 变形杆菌 
 
11. [单选题]临床上采集胸水标本时,如果不能及时送检,为防止标本凝固,应在标本中加入
  A. 1NNaOH 
  B. 20%HCl 
  C. 14g/L柠檬酸钠 
  D. 0.9%NaCl 
  E. 灭菌蒸馏水 
 
12. [单选题]检验单增李斯特菌用
  A. MM 
  B. GN 
  C. PD水 
  D. LB 
  E. SPS 
 
13.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14. [单选题]轮状病毒或病毒抗原检验可采集
  A. 粪便 
  B. 血液 
  C. 痰液 
  D. 尿液 
  E. 血清 
 
15. [单选题]GBZ/T 160-2007中对同一种有害物质提出了多种标准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具有同等效力,应能满足标准方法的
  A. 重复性 
  B. 准确型 
  C. 精密性 
  D. 检出限 
  E. 先进性 
 
16. [单选题]英文缩写"EB"代表的试剂是
  A. 聚丙烯酰胺 
  B. 溴化乙锭 
  C. 罗丹明 
  D. 溴麝香草酚蓝 
  E. 亚甲蓝 
 
17. [单选题]肥达实验可以辅助诊断的疾病是
  A. 霍乱 
  B. 结核病 
  C. 军团病 
  D. 伤寒 
  E. 布鲁菌病 
 
18. [单选题]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A. 虫媒传播 
  B. 血液传播 
  C. 日常接触传播 
  D. 呼吸道传播 
  E. 消化道传播 
 
19. [单选题]我国在何时首次发现莱姆病
  A. 1960年 
  B. 1966年 
  C. 1970年 
  D. 1985年 
  E. 1990年 
 
20. [单选题]目前SARS的主要传染源是
  A. 患禽流感的家畜 
  B. 已知的SARS患者 
  C. 康复出院的SARS患者 
  D. SARS易感者 
  E. 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