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风湿病学正高卫生高级职称专项练习在线题库(S1),更多风湿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风湿病学正高卫生高级职称专项练习在线题库(S1),更多风湿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门静脉高压时建立的主要侧支循环有( )。
  A. 肠系膜下静脉→直肠静脉丛→髂内静脉→下腔静脉 
  B. 脐静脉→脐周腹壁静脉→腹上静脉→乳内静脉→上腔静脉 
  C. 胃冠状静脉→食管下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 
  D. 肠系膜上静脉→髂内静脉→下腔静脉 
  E. 门静脉→脾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 
 
2. [多选题]下述因素中,提示类风湿关节炎预后较差的是
  A. 2年内发生关节骨侵蚀 
  B. HLA-DR4阻性 
  C. 抗核抗体阳性 
  D. 类风湿因子持续高滴度阳性 
  E. 多发类风湿结节 
 
3. [多选题]在颞动脉炎常可见到的病理改变为
  A. 呈节段状分布或斑片状分布 
  B. 内膜增生和弹力层断裂 
  C. 白细胞浸润 
  D. 病变血管可见血栓形成 
  E. 中层和内膜交界处可见巨细胞 
 
4. [单选题]金锁固精丸属于( )
  A. 补益剂 
  B. 安神剂 
  C. 祛湿剂 
  D. 化痰平喘止咳剂 
  E. 固涩剂 
 
5. [单选题]某病人出现神志昏迷、面色晦黯、循农摸床、撮空理线,属于( )
  A. 有神 
  B. 少神 
  C. 失神 
  D. 假神 
  E. 回光返照 
 
6. [多选题]对于狼疮带试验的叙述正确是
  A.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B. 取腕上方伸侧的正常皮肤 
  C. 取红斑皮损部位的皮肤 
  D. 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可见IgG沉积带 
  E. 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可见IgM沉积带 
 
7. [多选题]痛风的检查可见
  A. 痛风石活检有尿酸盐结晶 
  B. 受累关节X线可见透亮骨质缺损 
  C. 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D. 血尿酸正常 
  E. 关节腔穿刺物镜检可见针形尿酸盐结晶 
 
8. [单选题]会加剧痛痹的邪气是( )
  A. 风 
  B. 湿 
  C. 寒 
  D. 热 
  E. 暑 
 
9. [多选题]创伤性关节炎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区别是
  A. 血尿酸正常 
  B. 有外伤史 
  C. 可见于任何年龄 
  D. 无关节变形 
  E. 关节疼痛呈间断性 
 
10. [多选题]肿瘤的硬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 组织来源 
  B. 实质与间质的比例 
  C. 肿瘤的生长速度 
  D. 肿瘤的良、恶性 
  E. 肿瘤的生长方式 
 
11. [多选题]用强的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法
  A. 每千克体重每日1mg 
  B. 每千克体重每日0.5mg 
  C. 每晚顿服 
  D. 清晨顿服 
  E. 每千克体重每日2mg 
 
12. [多选题]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的沉积引起炎症反应,如
  A. 结节性多动脉炎 
  B. 冷球蛋白血症 
  C. 变应性血管炎 
  D. Wegener肉芽肿 
  E. 过敏性紫癜 
 
13. [单选题]面青一般不见于的病证是( )
  A. 寒证 
  B. 脾虚证 
  C. 痛证 
  D. 血瘀 
  E. 惊风 
 
14. [多选题]可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的组织为( )。
  A. 肌纤维 
  B. 胶原纤维 
  C. 神经纤维 
  D. 血管壁 
  E. 骨组织 
 
15. [多选题]GCA70%患者表现为特异性头痛,其表现是
  A. 一侧颞部头痛 
  B. 头皮触痛 
  C. 局部可有红斑 
  D. 双侧颞部头痛 
  E. 颞浅动脉增粗或变硬 
 
16. [多选题]骨性关节炎的关节特点为
  A. 活动后加重 
  B. 腰椎增生唇样变 
  C. 起病缓慢 
  D. 负重关节症状明显 
  E. 关节骨性肥大 
 
17. [多选题]属于凝固性坏死的有( )。
  A. 树胶样肿 
  B. 脂肪坏死 
  C. 脑梗死 
  D. 肾梗死 
  E. 心肌梗死 
 
18. [单选题]不寐的病位在(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9. [单选题]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常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治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益气养血 
  B. 疏肝理气 
  C. 扶正 
  D. 滋补肝肾 
  E. 健脾和胃 
 
20. [单选题]每个腧穴都具有的治疗作用是( )
  A. 相对特异作用 
  B. 近治作用 
  C. 远治作用 
  D. 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E.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