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卫生副高高级职称加血提分考试试题(T5),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既能识别抗原,又能针对其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 脑细胞 
  B. 巨噬细胞 
  C. B细胞 
  D. NK细胞 
  E. T细胞 
 
2. [单选题]链球菌的抗原主要包括
  A. 糖蛋白抗原,脂多糖抗原,核蛋白抗原 
  B. 蛋白抗原,脂多糖抗原,核蛋白抗原 
  C. 膜蛋白抗原,多糖抗原,核蛋白抗原 
  D. 膜蛋白抗原,脂多糖抗原,核蛋白抗原 
  E. 蛋白抗原,多糖抗原,核蛋白抗原 
 
3. [单选题]感染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的细菌是
  A. ETEC 
  B. 葡萄球菌 
  C. 伤寒沙门菌 
  D. 链球菌 
  E. 霍乱弧菌 
 
4. [单选题]病毒标本长期保存的存放温度是
  A. 4℃ 
  B. 0℃ 
  C. -20℃ 
  D. -70℃ 
  E. -196℃ 
 
5. [单选题]罗琴培养基灭菌方法用:
  A. 煮沸灭菌 
  B. 流通蒸汽灭菌 
  C. 间歇灭菌 
  D. 干热灭菌 
  E. 高压蒸汽灭曲 
 
6. [单选题]有关细菌遗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质粒在细菌中可多拷贝存在 
  B. 质粒为环状双螺旋DNA 
  C. 突变不一定是DNA上核苷酸序列的改变 
  D. 小质粒一般属于非接合性质粒 
  E. 质粒可在细菌间转移 
 
7. [单选题]有关"病毒-潜伏部位"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 
  B. 单纯疱疹病毒1型-脊髓前角神经节 
  C. 单纯疱疹病毒2型-骶神经节 
  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D4+T淋巴细胞 
  E. EB病毒-B淋巴细胞 
 
8. [单选题]关于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错误的是
  A. 不耐热,56℃30min被灭活 
  B. 耐低温,-70℃可长期保存 
  C. 不耐干燥,冷冻真空干燥下易失活 
  D. 对紫外线敏感 
  E. 对甲醛、乙醚等化学药物敏感 
 
9. [单选题]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A. 异种抗原 
  B. 自身抗原 
  C. 异嗜性抗原 
  D. 手术感染 
  E. 同种异型抗原 
 
10. [单选题]蜡样芽孢杆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发酵
  A. 甘露醇 
  B. 鼠李糖 
  C. 甘露糖 
  D. 葡萄糖 
  E. 木糖 
 
11. [单选题]霍乱弧菌经人工培养传代后,显微镜下观察是
  A. 杆状 
  B. 丝状 
  C. 螺旋形 
  D. 多形性 
  E. 弧形 
 
12. [单选题]结核杆菌为抗酸菌,培养时最适pH为
  A. 5以下 
  B. 5.5 
  C. 6.5 
  D. 7.2 
  E. 8.4 
 
13. [单选题]病毒抑制细胞mRNA转译,是由于
  A. 病毒合成RNA酶 
  B. 病毒诱导干扰素生成 
  C. 病毒mRNA转译效力强 
  D. 病毒使细胞形成新抗原 
  E. 病毒基因整合入细胞染色体 
 
14. [单选题]关于新型隐球菌生物学性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为酵母型菌 
  B. 墨汁负染后可见肥厚的荚膜 
  C. 在25℃和37℃均能生长 
  D. 可产生芽生孢子 
  E. 可形成假菌丝 
 
15. [单选题]下列对溶血性链球菌叙述错误的是
  A. 革兰阳性球菌 
  B. 无芽胞 
  C. 有鞭毛 
  D. 营养要求较高 
  E. 在血平板上有无色透明溶血圈 
 
16. [多选题]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A. 迟缓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E. 缓冲期 
 
17. [单选题]APl试条接种细菌,并经过夜孵育后,观察同化实验是否为阳性应查看
  A. 反应孔是否出现颜色变化 
  B. 添加试剂后反应孔是否出现颜色变化 
  C. 用纸片取反应孔中的菌液,看是否有颜色变化 
  D. 反应孔中是否有混浊状生长 
  E. 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现象 
 
18. [单选题]破伤风梭菌感染的最重要条件是
  A. 机体无免疫力 
  B. 菌群失调 
  C. 破伤风梭菌污染伤口 
  D. 破伤风梭菌进入血液 
  E. 伤口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 
 
19. [单选题]流行性腮腺炎是由下列哪一个科的病毒引起的
  A. 弹状病毒科 
  B. 副粘病毒科 
  C. 腺病毒科 
  D. 布尼亚病毒科 
  E. 正粘病毒科 
 
20. [单选题]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
  A. 个案调查 
  B. 生态学研究 
  C. 暴发调查 
  D. 典型调查 
  E. 现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