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神经外科正高高级职称2024历年真题(Y3),更多神经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神经外科正高高级职称2024历年真题(Y3),更多神经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
  A. 红舌 
  B. 紫舌 
  C. 绛舌 
  D. 淡红舌 
  E. 青紫舌 
 
2. [多选题]可导致瘀血的发生的常见因素是( )
  A. 气虚 
  B. 气滞 
  C. 血寒 
  D. 血热 
  E. 外伤 
 
3. [多选题]肺所吸入之清气,要发挥其生理效应,必须( )
  A. 循经运行 
  B. 敷布全身 
  C. 上通于心 
  D. 下达于肾 
  E. 三焦通行 
 
4. [多选题]痰饮的致病特点是( )
  A. 阻滞气血运行 
  B. 影响津液代谢 
  C. 易扰乱神明 
  D.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E. 气机不畅 
 
5. [单选题]下面对臌胀基本病机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水裹、气结、血瘀相搏于中 
  B. 湿邪、气结、血瘀相搏于中 
  C. 湿邪、热毒、血瘀相搏于中 
  D. 水裹、热邪、血瘀相搏于中 
  E. 气滞、血瘀、痰湿相搏于中 
 
6. [单选题]关于足三里,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是治疗消化系疾病的重要穴位 
  B. 可治下肢痿痹病 
  C. 是胃经的下荥穴 
  D. 有强身壮体作用 
  E. 可治疗乳痈、肠痈等外科病证 
 
7. [单选题]脾阳虚弱带下过多的治疗原则是( )
  A. 健脾益气,固涩止带 
  B. 健脾益气,清热止带 
  C. 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D. 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E. 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8. [多选题]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主要肿瘤标志物有
  A. AFP 
  B. HCG 
  C. β-HCG 
  D. HIOMT 
  E. ADH 
 
9. [单选题]患者黄某,女,30岁,咳嗽数天,现症见:咳嗽,鼻塞流涕,喉痒身重,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辨证为( )
  A. 风热犯肺 
  B. 燥热伤肺 
  C. 风寒袭肺 
  D. 痰湿犯肺 
  E. 痰热郁肺 
 
10. [多选题]对马尾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 位于蛛网膜下隙内 
  B. 由包在脊髓表面的被膜形成 
  C. 由腰、骶、尾脊神经根构成 
  D. 位于脊髓圆锥之下 
  E. 主要管理下肢的运动和感觉 
 
11. [多选题]海马结构包括 ( )
  A. 海马旁回 
  B. 钩 
  C. 海马沟 
  D. 海马 
  E. 齿状回 
 
12. [单选题]迟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来迟缓,一息不足( )
  A. 二至 
  B. 三至 
  C. 四至 
  D. 五至 
  E. 六至 
 
13. [多选题]垂体肿瘤可导致 ( )
  A. 下颌神经损伤 
  B. 视交叉受压,出现视野损伤 
  C. 引起脑疝 
  D. 海绵窦受压 
  E. 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升高 
 
14. [多选题]属于病理性汗出的是( )
  A. 剧烈运动时汗出 
  B. 入睡时汗出 
  C. 只头部汗出 
  D. 半身汗出 
  E. 高热时汗出 
 
15. [单选题]下列处方中,可用于气虚型恶露不尽的是( )
  A. 保阴煎 
  B. 补中益气汤 
  C. 归脾汤 
  D. 生化汤 
  E. 八珍汤 
 
16. [多选题]阻滞脊神经传导,可将麻醉药注入 ( )
  A. 硬膜外腔 
  B. 硬膜下腔 
  C. 蛛网膜下隙 
  D. 骶管裂孔 
  E. 软膜下 
 
17. [单选题]少寐多梦,梦则遗精,伴心烦,头目眩晕,心悸健忘,口干,小便短赤,舌红,脉细数。应诊为( )
  A. 君相火旺型失眠 
  B. 阴虚火旺型心悸 
  C. 肝肾阴虚型眩晕 
  D. 阴虚火旺型遗精 
  E. 肝肾阴虚型健忘 
 
18. [多选题]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断有价值的检查是
  A. MRI 
  B. 腰穿 
  C. CT 
  D. X线 
  E. 脑血管造影 
 
19. [多选题]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A. 机械压迫造成颈椎及椎间盘的退变 
  B. 先天发育异常 
  C. 颈椎不稳 
  D. 血液循环障碍 
  E. 遗传因素 
 
20. [单选题]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 )
  A. 阳病治阴 
  B. 阴病治阳 
  C. 实者泻之 
  D. 虚者补之 
  E. 寒者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