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计划生育正高高级职称考试试题冲刺练习(Y0),更多计划生育(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计划生育正高高级职称考试试题冲刺练习(Y0),更多计划生育(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三妙散"可用于治疗( )
  A. 寒湿腰痛 
  B. 湿热腰痛 
  C. 瘀血腰痛 
  D. 肾虚腰痛 
  E. 肾虚夹寒湿腰痛 
 
2. [多选题]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物组成有( )
  A. 党参、白术 
  B. 茯苓、甘草 
  C. 半夏、陈皮 
  D. 木香、砂仁 
  E. 生姜、大枣 
 
3. [多选题]在输卵管绝育术中,防止出血的必要措施是
  A. 动作轻柔 
  B. 结扎部位应在峡部无血管区 
  C. 术中静脉给止血药 
  D. 如有出血应有效止血 
  E. 缝合时避免穿破系膜血管 
 
4.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扶正治则指导下确定的治法的是( )
  A. 发汗 
  B. 滋阴 
  C. 养血 
  D. 益气 
  E. 扶阳 
 
5. [单选题]气血两虚证的舌象一般表现为( )
  A. 舌淡红苔薄白 
  B. 舌淡红苔白腻 
  C. 舌淡胖苔润 
  D. 舌色淡白舌体瘦薄 
  E. 舌淡苔少 
 
6. [单选题]情志异常可引起二便失禁,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度悲忧 
  B. 恐惧过度 
  C. 思虑不解 
  D. 过度愤怒 
  E. 突然受惊 
 
7. [多选题]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手段包括
  A. 醋酸环丙孕酮加炔雌醇 
  B. 降低体重 
  C. 促排卵治疗 
  D. IVF-ET 
  E. 腹腔镜手术治疗 
 
8. [多选题]传统的输精管吻合术的主要步骤为
  A. 切开皮肤,游离出结节 
  B. 游离结节上下端输精管各1cm,切除瘢痕结节 
  C. 证实近睾端输精管有精液溢出,远睾端用生理盐水灌注通畅无阻力 
  D. 在输精管两断端无扭曲无张力对合的状态下,用5-0或7-0尼龙线行输精管全层间断吻合4~6针,用丝线于输精管周围组织作2~4针减张缝合并覆盖输精管 
 
9. [多选题]下列病理状态不属于"相侮"的是( )
  A. 肝火犯肺 
  B. 肝气犯胃 
  C. 肝脾不和 
  D. 肺脾气虚 
  E. 土侮木 
 
10. [多选题]苔白腻的主病是( )
  A. 痰湿停聚 
  B. 脾胃气虚 
  C. 寒湿 
  D. 暑湿 
  E. 湿温 
 
11. [多选题]休克按照病因分类,可分为
  A. 低血容量休克 
  B. 感染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神经性休克 
  E. 过敏性休克 
 
12. [多选题]肛查能了解
  A. 宫颈软硬程度 
  B. 宫口扩张程度 
  C. 是否破膜 
  D. 骨盆腔大小 
  E. 了解胎头下降程度 
 
13. [多选题]不符合细菌性痢疾诊断的粪便检查是
  A. 黏液以白细胞为主 
  B. 破碎细胞多见 
  C. 可见大量肠黏膜上皮细胞 
  D. 巨噬细胞多见 
  E. 血腥臭味 
 
14. [单选题]寸口位于( )
  A. 头侧太阳穴 
  B. 腹股沟动脉处 
  C. 手腕掌后桡动脉处 
  D. 颈部人迎处 
  E. 足背趺阳脉处 
 
15. [多选题]在麻醉恢复期,发生术后低血压的常见原因
  A. 低血容量 
  B. 静脉回流障碍 
  C. 低氧血症 
  D. 高碳酸血症 
  E. 血管张力降低 
 
16. [多选题]输精管吻合术的适应症包括
  A. 难治性附睾淤积症 
  B. 外伤损伤输精管 
  C. 先天性输精管节段性闭塞 
  D. 因离异再婚要求恢复生育 
  E. 鞘膜积液 
 
17. [多选题]关于精囊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血精不是精囊炎的症状 
  B. 慢性精囊炎首选的影象学检查方法是经直肠B超 
  C. 慢性精囊炎需综合治疗 
  D. 经尿道逆行感染是慢性精囊炎的常见感染途径 
  E. 慢性精囊炎可致男性不育症 
 
18. [多选题]前列腺实质可分为
  A. 黏膜腺 
  B. 黏膜下腺 
  C. 主腺 
  D. 副腺 
  E. 浆膜腺 
 
19. [多选题]孕龄期妇女在排卵前后生殖器官发生哪些变化
  A. 子宫内膜由分泌期转变为增生期 
  B. 成熟卵泡破裂 
  C. 输卵管分泌活动减少 
  D. 黄体形成 
  E. 宫颈口开放 
 
20. [单选题]"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
  A. 虚寒证用寒药 
  B. 实寒证用寒药 
  C. 假寒证用寒药 
  D. 假热证用热药 
  E. 虚热证用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