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2024妇女保健卫生正高基础知识考试试题(Y3),更多妇女保健(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2024妇女保健卫生正高基础知识考试试题(Y3),更多妇女保健(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与宫缩有关的胎心率变化包括
  A. 无变化 
  B. 加速 
  C. 减速 
  D. 基线胎心率 
  E. 周期性胎心率 
 
2. [多选题]产前诊断的对象有
  A. 孕妇年龄>35岁 
  B. 孕妇体重<40kg或>70kg 
  C. 有先天愚型等遗传患儿生育史的孕妇 
  D. 合并贫血的孕妇 
  E. 本次妊娠后羊水增加过快,疑有胎儿异常者 
 
3. [单选题]具有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4. [单选题]常引起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等症状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5. [多选题]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要点包括( )
  A. 肾虚精亏,冲任不足 
  B. 阳虚无以温煦脏腑,气血生化乏源,冲任亏虚 
  C. 气滞血凝,冲任不畅 
  D. 血为寒凝,运行不畅 
  E. 痰湿壅滞冲任,气血不畅 
 
6. [单选题]气阴两虚型胸痹宜选用( )
  A. 四君子汤 
  B. 四物汤 
  C. 归脾汤 
  D. 六味地黄丸 
  E.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7. [多选题]阴虚便秘与血虚便秘均可见( )
  A. 大便干结 
  B. 头晕眼花 
  C. 形体消瘦 
  D. 眩晕耳鸣 
  E. 脉细 
 
8. [多选题]出现下列哪些情况要考虑诊断为重型肝炎( )
  A. 消化道症状严重 
  B. 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 
  C.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活度<40% 
  D. 肝脏缩小,出现肝臭气味 
  E. 肝性脑病 
 
9.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作为阳经循行于( )
  A. 身侧边 
  B. 身前 
  C. 身后 
  D. 足阳明胃经内侧 
  E. 足太阳膀胱经内侧 
 
10. [单选题]与泄泻发病密切相关的内因为( )
  A. 肾阳虚衰 
  B. 脾胃虚弱 
  C. 肝脾不和 
  D. 脾肾阳虚 
  E. 心肾不交 
 
1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泄泻的病因的是( )
  A. 痰热内扰 
  B. 情志失调 
  C. 饮食不节 
  D. 脾肾虚弱 
  E. 感受外邪 
 
12. [多选题]影响生长发育的激素有
  A. GH激素(生长激素) 
  B. 甲状腺素 
  C. 甲状旁腺素 
  D. 雄激素 
  E. 雌激素 
 
13. [单选题]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
  A. 热邪壅肺 
  B. 胃热亢盛 
  C. 肝胆火盛 
  D. 阴虚内热 
  E. 气血两虚 
 
14.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气滞便秘的主症是( )
  A.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B. 大便秘结,临厕努挣乏力 
  C. 大便秘结,面色无华 
  D. 大便干结,欲便不得 
  E.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15. [多选题]关于胎儿附属物的构成,说法正确的有
  A. 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B. 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和淋巴管,是胎盘的最内层 
  C. 叶状绒毛膜是构成胎盘的主要部分 
  D. 脐带一端连于胎儿腹壁,另一端附着于胎盘的母体面 
  E. 胎膜由羊膜和平滑绒毛膜组成 
 
16. [多选题]有关宫颈息肉,正确的是
  A. 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黏膜增生并突出宫颈口 
  B. 一个或多个,质脆,易出血 
  C. 表面覆盖鳞状上皮 
  D. 除去息肉后不会复发 
  E. 癌变率低 
 
17. [多选题]结扎盆腔血管止血时,常结扎哪些动脉
  A. 髂内动脉 
  B. 子宫动脉下行支 
  C. 卵巢动脉 
  D. 阴部内动脉 
  E. 子宫动脉上行支 
 
18. [多选题]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是( )
  A. 先深后浅 
  B. 重插轻提 
  C. 提插幅度大 
  D. 提插频率慢 
  E. 提插幅度小 
 
19.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体腔上皮来源的卵巢肿瘤
  A. 未分化癌 
  B. 透明细胞瘤 
  C. 勃勒纳瘤 
  D. 纤维瘤 
  E. 胚胎癌 
 
20. [多选题]四物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熟地 
  B. 当归 
  C. 白芍 
  D. 川芎 
  E.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