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容积性泻药的作用机制是
A. 在肠腔内吸水膨胀、增加肠内容物水分和容积
B. 膨胀的肠腔内容物可刺激结肠分泌增加引起腹泻
C. 具有强大的吸水性
D. 膨胀的肠腔内容物可促进肠蠕动、软化大便
E. 在肠内不被消化和吸收
2. [多选题]但热不寒可见于( )
A. 表热证
B. 虚热证
C. 里实热证
D. 湿温病
E. 气分证
3. [多选题]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是
A. 意识障碍
B. 行为失常
C. 猝然倒地
D. 抽搐
E. 昏迷
4. [多选题]慢性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主要通过
A. 器官移植感染
B. 输血或使用血制品感染
C. 血液透析感染
D. 静脉毒瘾者通过污染的注射用具感染
E. 消化道
5. [单选题]川芎茶调散中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物是( )
A. 川芎
B. 羌活
C. 细辛
D. 白芷
E. 防风
6. [多选题]关于原发性腹膜炎与继发性腹膜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A. 原发性腹膜炎主要见于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的免疫力低下的人
B. 发生于肝硬化腹水的原发性腹膜炎,腹膜炎三联征不明显
C. X线下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是继发性腹膜炎的证据
D. 继发性腹膜炎多为单一菌感染
E. 腹腔内有无原发感染灶是两者区别的关键
7. [多选题]胃泌素的主要作用
A. 兴奋壁细胞分泌胃酸
B. 兴奋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C. 使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增加
D. 促进胃排空
E. 受交感神经调节
8. [多选题]月经先后无定期临床常见证型有( )
A. 肾气不足
B. 阳虚寒凝
C. 痰湿阻滞
D. 脾气虚弱
E. 肝气郁滞
9. [多选题]有关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又称为间接胆红素
B. 属脂溶性物质,易通过细胞膜对脑产生毒性作用
C. 镇痛药及抗炎药等可降低其对脑的毒性作用
D. 不易经肾随尿排出
E. 又称为直接胆红素
10. [多选题]肝中铁和乙醇的过量引起肝病的途径是
A. 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
B. 释放活性氧物质
C. 激活肝星状细胞
D. 促进膜细胞损伤的微粒体、线粒体和溶酶体
E. 损伤大分子蛋白和DNA,使细胞功能失常,发生凋亡和死亡
11. [单选题]患者久咳,兼有便溏、乏力,医用六君子汤,属于( )治法
A. 治病求本
B. 益火消阴
C. 标本兼治
D. 塞因塞用
E. 虚则补其母
12. [多选题]酒精性肝炎的病理特征为
A. 肝细胞坏死
B. 中性粒细胞浸润
C. 小叶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形成
D. 小叶中央区细胞内出现酒精性透明小体
E. 肝细胞脂肪变性
13. [单选题]治疗胸中血瘀证的主方是( )
A. 血府逐瘀汤
B. 瓜蒌薤白白酒汤
C. 理中丸
D. 四君子汤
E. 二陈汤
14. [多选题]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同时伴有胃体黏膜灶性萎缩
B. 可伴有浅表性胃炎
C. 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无关
D. 可能与胆汁反流有关
E. 治疗时不能用抗酸或抑酸药物
15. [多选题]幼儿腹痛常见的原因有
A. 先天畸形
B. 蛔虫病
C. 肠套叠
D. 胆石症
E. 消化性溃疡
16. [多选题]胃溃疡并发大出血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A. 阿托品注射
B. 三腔管二囊压迫止血
C. 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口服
D. 质子泵抑制剂静脉注射
E. 垂体后叶素注射
17. [多选题]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的症状是( )
A. 胸骨后疼痛
B. 咽部不适感
C. 胃灼热和反酸
D. 吞咽困难
E. 腹泻
18. [多选题]既往史包括 ( )
A. 患者既往健康状况
B. 患者既往患病情况
C. 外科手术史
D. 过敏史
E. 习惯与嗜好
19. [多选题]慢性腹泻常见的病因是
A. 食物中毒
B. 伤寒
C. 小肠吸收不良
D. 结肠痛
E. 慢性胰腺炎
20. [多选题]属于清热剂的是( )
A. 白虎汤
B. 清营汤
C. 清热地黄汤
D. 龙胆泻肝汤
E. 五味消毒饮
1.正确答案 :ACDE
解析:容积性泻药是一些不易被肠壁吸收且又易溶于水的盐类离子,临床常用的有硫酸钠、硫酸镁等,故又称盐类泻药。内服后在肠腔内能形成高渗溶液,因此,能吸收大量水分,并阻止肠道水分被吸收,水分增多,有利于软化粪便,而且使肠内容积增大,对肠黏膜产生机械性刺激作用,另外,解离出的盐类离子及溶液的渗透压对肠黏膜亦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肠管蠕动,引起排便。
2.正确答案 :BCDE
3.正确答案 :ABE
解析:肝性脑病(HE)又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
4.正确答案 :ABCD
解析:(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故ABCD正确。
5.正确答案 :D
6.正确答案 :ABCE
解析:原发性腹膜炎:临床上较少见,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病原菌是经由血循、淋巴途径或女性生殖系等而感染腹腔所引起的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腹膜炎,继发于腹腔内的脏器穿孔、脏器的损伤破裂、炎症和手术污染。主要病因有阑尾炎穿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透壁性感染或穿孔、伤寒肠穿孔以及急性胰腺炎,女性生殖器官化脓性炎症或产后感染等含有细菌之渗出液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故选:ABCE。
7.正确答案 :ABCD
解析:食物入胃后,经1/2-1小时,可引起大量的胃液分泌,持续时间较长。实验证明,这是由于食物的机械刺激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等化学刺激作用于幽门部黏膜,通过局部神经丛的反射作用,使该处的G细胞分泌一种特殊的激素——胃泌素,它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胃,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十二指肠上段的黏膜也能产生胃泌素。胃泌素具有多种生理作用。主要是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但也在较小的程度上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因此是实现胃液分泌的体液调节的重要一环。此外,胃泌素还能刺激胰液和胆汁分泌,使胃运动增强、食管括约肌收缩和回盲部括约肌舒张,能减少小肠对水电解质及葡萄糖的吸收,以及促进胰岛素的释放等作用。胃泌素和迷走神经之间还具有相互加强的作用。
8.正确答案 :ADE
9.正确答案 :ABD
解析:特点:1,游离胆红素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降解产物血红素没有在肝脏与葡糖醛酸结合生成葡糖醛酸胆红素。2,游离胆红素又称“间接胆红素”,即未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血红蛋白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破坏后分解为胆绿素,再还原成胆红素进入血中,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而被转运,称为游离胆红素。呈黄色,分子量为585,难溶于水,脂溶性高,易透过生物膜,毒性大,对重氮试剂呈间接反应,不能由肾脏排出,。故ABD正确
10.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在酒精性肝病进程中,产生的反应性氧化物来源之一是细胞色素P4502E1(CYP2EI),它 是一种由酒精诱导和代谢酒精的酶,此外肝脏菲蛋白结合铁增加可导致过量的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铁的过度蓄积造成的铁毒性是因为氧化J蕾激产牛的自由基和细胞膜氧化产物 引起了器官功能失凋,肝细胞炎症反应甚至肝脏枯否细胞和肝星形细胞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细胞凋亡。故全选。
11.正确答案 :E
12.正确答案 :ABD
解析:酒精性肝炎的组织学特点为急性或慢性肝脏炎性病变,1.有肝细胞空泡样变性、坏死2.乙醇性透明小体(Mallory小体)3.小叶内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胆汁淤积。故ABD正确。
13.正确答案 :A
14.正确答案 :ABCD
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2.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4.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是萎缩性胃炎可能与之无关。一般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以下治疗。1,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适用于伴有胃粘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异型增生者;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者,伴有胃癌家族史者。2,对消化不良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者,可给予抑酸抗酸、促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及中药等。故E错误。
15.正确答案 :ABC
解析:小儿由于年龄的不同,引起腹痛的原因也有不同。如:在新生儿时期就以肠痉挛较多见;婴幼儿时期则以肠套叠、嵌顿疝为常见;而学龄前幼儿多由于肠蛔虫病、蛔虫并发症、以及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功能性腹痛等。故ABC正确。
16.正确答案 :CD
解析:1.近几年来亦有人用去甲基肾上腺素溶液由胃管注入,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2.质子泵抑制剂静脉注。故CD正确。
17.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胃烧灼感和反酸 2、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 3、其他,如咽喉炎,咽部不适或异物感,咳嗽、哮喘,个别患者可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故选:ABCD。
18.正确答案 :ABCD
解析:既往患病情况包括包括外科手术史、预防注射史、过敏史及系统回顾等。病人既往所患某些疾病,可能与现患病证有着密切关系。如哮病、痫病、中风等病,经治疗之后,症状虽已消失,但尚未根除,某些诱因常可导致旧病复发。E属于个人史内容故错误。
19.正确答案 :CE
解析:消化系统疾病
20.正确答案 :ABCDE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4nnn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