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职称真题答疑(V1),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栝楼瞿麦丸的配伍特点是( )
  A. 温阳不伤津 
  B. 酸收不敛邪 
  C. 润燥不碍阳 
  D. 淡渗不劫阴 
  E. 辛散不耗气 
 
2. [单选题]据《素问·热论》的内容,有关热病论述错误的是
  A.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B. 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C.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D.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E.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3. [多选题]下列治法哪些属于反治法( )
  A. 戴阳证,用通脉四逆汤 
  B. 热厥者,用白虎汤 
  C. 阳虚便秘,用济川煎 
  D. 阴虚火旺,用知柏地黄汤 
  E. 热结旁流,用承气汤 
 
4. [单选题]病者因劳累汗出感寒,出现发热恶寒,腹满头痛身痛,大便已4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浮而滑数,但饮食如故,治当选用
  A. 厚朴三物汤 
  B. 大柴胡汤 
  C. 大承气汤 
  D. 柴胡桂枝汤 
  E. 厚朴七物汤 
 
5. [多选题]据《灵枢·本神》,“肺气实”可见
  A. 鼻塞 
  B. 少气 
  C. 气喘 
  D. 胸满 
  E. 仰面呼吸 
 
6. [多选题]猪苓汤证的病机是( )
  A. 里热 
  B. 阴伤 
  C. 气虚 
  D. 表寒 
  E. 水停 
 
7. [多选题]暑湿的诊断要点是( )
  A. 发于夏令酷暑湿盛的季节 
  B. 患者素体虚弱,脾胃受损 
  C. 患者是否劳倦过度,溽暑冒雨,贪凉饮冷等病史或诱发因素 
  D. 起病急骤,初起以寒热,身痛为主要表现,进入气分后,以发热,心烦,尿赤等暑热内盛症状突出。 
  E. 病程中多有黄疸,出血体征,常兼有脘痞,苔腻等湿邪内阻症状 
 
8. [单选题]小青龙加石膏汤证的病机为
  A. 寒饮内停、肺气失宣 
  B. 寒饮郁肺、气机不降 
  C. 寒饮郁肺、邪郁化火 
  D. 外寒内饮、饮重于热 
  E. 外寒内饮、热重于饮 
 
9. [单选题]伤寒论共有113方,下列哪方为有方无药:
  A. 牡蛎泽泻散 
  B. 麻黄升麻汤 
  C. 禹余粮丸 
  D. 苦酒汤 
  E. 赤石脂禹余粮汤 
 
10. [单选题]《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
  A. 基 
  B. 本 
  C. 檐 
  D. 根 
  E. 标 
 
11. [多选题]温病频吐如喷的病机是:( )
  A. 湿热内留,胆火乘胃,胃气上逆 
  B. 食饮伤胃,积滞内停,胃失和降 
  C. 温病后期,胃阴大伤,胃气上逆 
  D. 肝风内动,冲逆犯胃 
  E. 胃气大虚,不能纳食 
 
12. [多选题]暑温身热已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散大,其治法为( )
  A. 清热涤暑 
  B. 益气敛津 
  C. 滋养肺胃 
  D. 生脉固脱 
  E. 填补真阴 
 
13. [多选题]牛黄承气汤由以下哪些方药组成( )
  A. 调胃承气汤 
  B. 生大黄 
  C. 安宫牛黄丸 
  D. 牛黄 
  E. 小承气汤 
 
14. [单选题]《痿论》“各以其时受月”指的是
  A. 依据脏腑所主季节和五体受病的情况所制定的一种针刺方法 
  B. 各种痿证,根据脏腑所主季节的不同,有一定好发的季节 
  C. 肺热依据脏腑所主季节不同而传于不同脏腑发生痿病 
  D. 依据脏腑所主季节,在不同季节独取阳明,治疗五种不同痿病 
  E. 以上均不是 
 
15. [多选题]《金匮要略》首篇指出"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下列各项,哪些屑"随其所得而攻之"的治法( )
  A. 热与水结,用猪苓汤 
  B. 热与食结,用大、小承气汤 
  C. 热与血结,用桃核承气汤 
  D. 寒与水结,用五苓散 
  E. 寒热互结,用半夏泻心汤 
 
16. [单选题]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稍有潮热,当用
  A. 大陷胸汤 
  B. 大柴胡汤 
  C. 大承气汤 
  D. 小承气汤 
  E. 调胃承气汤 
 
17. [多选题]麻黄汤的禁例有。
  A. 淋家 
  B. 喘家 
  C. 亡血家 
  D. 疮家 
 
18. [多选题]暑温邪在气分阶段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为( )
  A. 首用辛凉 
  B. 继用苦寒 
  C. 再用酸泄酸敛 
  D. 后期益气养阴,清泄余热 
  E. 继用甘寒 
 
19. [单选题]身灼热,丹痧突然陷没,沉昏如迷,肢体厥冷,汗多,气息微弱,脉沉伏,证属
  A. 热陷心包 
  B. 卫营同病 
  C. 气营两燔 
  D. 内闭外脱 
  E. 卫气同病 
 
20. [单选题]《素问·痹论》认为,针刺治疗六腑痹时,可取的穴位是
  A. 井穴 
  B. 荥穴 
  C. 经穴 
  D. 合穴 
  E. 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