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小儿内科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试题(T7),更多小儿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口服补液盐中葡萄糖的作用主要是 ( )
A. 发挥渗透性利尿作用以排出毒素
B. 使液体具有一定的渗透压
C. 增加小肠对钠、水的吸收
D. 增加热量摄入
E. 治疗酮症酸中毒
2. [单选题]新生儿颅内出血时,为减低颅内压,在尚无脑疝时宜选用
A. 20%的甘露醇
B. 地塞米松
C. 呋塞米
D. 50%高渗葡萄糖
E. 以上均不是
3. [单选题]引起单纯性肥胖症的主要因素中
A. 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很小,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B. 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很小,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C. 遗传和环境因素都起着很小的作用
D. 遗传和环境因素起着同样大的作用
E. 疾病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4. [多选题]月经先后无定期的诊断要点有( )
A. 经期不定
B. 月经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
C. 经乱连续3个周期
D. 经量过多
E. 经期延长
5. [单选题]麻子仁丸属( )
A. 寒下剂
B. 润下剂
C. 温下剂
D. 逐水剂
E. 攻下剂
6. [单选题]8个月男婴,反复两次皮肤脓疱疮,伴发热已5天,近一天呕吐,呈喷射状,且抽搐一次,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给大剂量青霉素治疗7天后停药。近几日发现头围增大,前囟门隆起,叩诊头颅呈破壶声,两眼球向下看似落日。应考虑诊断
A. 并发硬膜下积液
B. 并发脑室管膜炎
C. 并发脑积水
D. 并发脑脓肿
E. 发生了颅内肿瘤
7. [单选题]6个月小儿,发热、咳嗽、喘憋2天。体检:体温37.8℃,呼吸66次/min,心率150次/min,呼气性呼吸困难明显,两肺满布喘鸣音。治疗时加用哪种药物对缓解呼吸困难最好
A. 氨茶碱
B. 肾上腺素
C. 复方氯丙嗪
D. 肾上腺皮质激素
E. 糜蛋白酶雾化吸入
8. [单选题]吸入性肺炎最大临床特点是 ( )
A. 有喘鸣
B. 复苏后发绀,气促,无咳嗽
C. 皮肤黄染
D. 肺部一定有啰音
E. 生后6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
9. [单选题]鉴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手段 ( )
A. 尿潜血检查
B. 尿三杯试验
C. 尿胆原
D. 血尿颜色
E. 尿沉渣检查
10. [单选题]ABO血型不合换血时血源的选择 ( )
A. 输入的红细胞与婴儿一致,血浆与孕母一致
B. 输入O型血细胞和血浆
C. 输入与婴儿相同的ABO血型
D. O型血细胞和AB型血浆
E. 以上均不是
11. [单选题]"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
A. 虚寒证用寒药
B. 实寒证用寒药
C. 假寒证用寒药
D. 假热证用热药
E. 虚热证用热药
12. [多选题]脑脊液检查对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体有助的方法是下列哪些
A. 脑脊液细菌培养
B. 对流免疫电泳法
C. 免疫荧光法
D. 乳胶凝集试验
E. 鲎珠溶解物试验
13. [单选题]8岁男孩,20余天前患水痘,现出现双下肢运动障碍,诊断为急性横贯性脊髓损伤休克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受损节段下感觉障碍,痉挛性瘫、大小便障碍
B. 受损节段下感觉障碍,痉挛性瘫、病理征阳性,大小便障碍
C. 受损节段下感觉障碍,弛缓性瘫、病理征阴性,大小便障碍
D. 受损节段下感觉障碍,痉挛性瘫、病理征阴性,大小便障碍
E. 受损节段下感觉障碍,弛缓性瘫、病理征阳性,大小便障碍
14. [单选题]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听诊时典型心脏杂音表现为 ( )
A.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B. 水冲脉
C. 股动脉枪击声
D. 胸骨左缘上方可闻及一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E.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
15. [多选题]下列哪种贫血可出现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多
A. 溶血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营养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生理性贫血
16. [单选题]婴儿室上速终止发作的方法是
A. 冰水毛巾敷面部,每次10~15s
B. 深吸气屏住呼吸
C. 持续吸氧
D. 压迫双侧颈动脉窦
E. 用力压双侧眼球
17. [单选题]新生儿进行复苏治疗的指征不包括( )
A. 无自主呼吸
B. 心率<100次/分
C. 呼吸呈无效喘息
D. 生后5分钟Apgar评分8分
E. 用80%浓度的氧仍有中心性发绀
18. [单选题]下列哪项最适合选用甲泼尼龙冲击
A. 大量血尿
B. 微小病变
C. 薄基底膜肾病
D. 难治性肾病
E. 先天性肾病
19. [单选题]寒邪伤人,出现脘腹冷痛、呕吐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利
B.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C. 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
D. 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E. 寒性黏滞,气机不畅
20. [单选题]我国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 ( )
A. 沙门氏菌肠炎
B. 霍乱
C. 副溶血霍乱
D. 阿米巴痢疾
E. 细菌性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