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微生物学高级职称(副高)2024考试试题海量练习(@6),更多临床微生物(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细菌致病性的含义包括
  A. 细菌致病性质 
  B. 细菌致病的对象(宿主) 
  C. 细菌致病的能力 
  D. 细菌致病的部位 
  E. 细菌致病的途径 
 
2. [单选题]对全部氨基青霉素、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和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呈天然耐药的细菌是
  A. 大肠埃希菌 
  B. 恶臭假单胞菌 
  C. 粪产碱杆菌 
  D. 鲍曼不动杆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3. [单选题]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婴幼儿肺炎患者,其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
  A. 肾衰竭 
  B. 脑膜炎 
  C. 腹泻 
  D. 肝性脑病 
  E. 肺脓肿 
 
4. [单选题]在肉汤中呈沉淀生长的细菌是
  A. 铜绿假单胞菌 
  B.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C. 蜡样芽胞杆菌 
  D. 脑膜炎奈瑟菌 
  E. 炭疽芽胞杆菌 
 
5. [单选题]可以用于沙眼的辅助诊断是( )
  A. 外斐反应 
  B. 显微镜凝集试验 
  C. 墨汁负染色 
  D. 包涵体检查 
  E. 冷凝集试验 
 
6. [单选题]控制炭疽芽孢杆菌荚膜产生的物质是( )
  A. 染色体 
  B. 噬菌体 
  C. 侵袭性酶 
  D. 毒素 
  E. 质粒 
 
7. [单选题]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病原体是
  A. 立克次体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葡萄球菌 
  E. 螺旋体 
 
8. [单选题]肠杆菌科细菌与O特异性血清反应时常不出现凝集反应,可采取的方法有
  A. 增加特异性血清的浓度 
  B. 增加用于反应的菌液量 
  C. 降低反应温度 
  D. 加热除去细菌表面抗原 
  E. 更换试剂 
 
9. [单选题]头癣的首选治疗是
  A. 综合治疗 
  B. 剪发 
  C. 外用抗真菌药 
  D. 口服灰黄霉素 
  E. 抗真菌药洗发 
 
10. [单选题]麻疹病毒分离的首选细胞系是
  A. Vero 
  B. BPMC 
  C. B95a 
  D. MDCK 
  E. Vero/SLAM 
 
11. [多选题]弯曲菌的抗原包括
  A. 菌体抗原 
  B. 热不稳定抗原 
  C. 荚膜抗原 
  D. 热稳定抗原 
  E. 鞭毛抗原 
 
12. [单选题]具有急性肝炎临床表现的病人除去下列哪项均可以确诊为甲型肝炎
  A. 抗HAVIgM 
  B. 抗HAVIgG 
  C. 粪便中检出HAV抗原 
  D. 粪便中检出颗粒HAV 
  E. 粪便中检出HAVRNA 
 
13. [单选题]培养布鲁氏菌应接种的培养基是
  A. 血平板 
  B. 巧克力色平板 
  C. 罗氏培养基 
  D. 肝浸液培养基 
  E. 吕氏血清斜面 
 
14. [单选题]可疑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分离病原菌主要采集的标本是
  A. 患者吃剩的食物 
  B. 伤口的渗出液 
  C. 患者的脑脊液 
  D. 患者的血液 
  E. 患者的粪便 
 
15.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质粒的基本特性( )
  A. 质粒DNA的复制为不依赖细菌染色体的自主复制 
  B. 质粒是细菌存在必不可少的遗传物质 
  C. 具有不相容性 
  D. 具有转移性 
  E. 具有相容性 
 
16. [单选题]为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我国相应地研制了不同型别的流行性出血热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并在实际应用中证实有效。这些不同型别的疫苗共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E. 5种 
 
17. [单选题]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的疾病为
  A. 任何组织化脓感染 
  B. 菌血症 
  C. 角膜穿孔而致失明 
  D. 败血症 
  E. 以上皆是 
 
18. [单选题]以下关于支原体鉴定方面描述错误的是
  A. 肺炎支原体能发酵葡萄糖发酸,不能利用精氨酸、尿素 
  B. 肺炎支原体氯化三苯基甲氮唑还原试验阴性 
  C. 解脲脲原体只分解尿素,不分解葡萄糖、精氨酸 
  D. 人型支原体分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和葡萄糖 
  E. 穿通支原体发酵葡萄糖,水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 
 
19. [单选题]霍乱弧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宜pH值范围是( )
  A. 4.0~6.0 
  B. 8.8~9.0 
  C. 7.2~7.6 
  D. 6.0~7.0 
  E. 2.0~5.0 
 
20. [多选题]下列病不是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是 ( )
  A. 淋病奈瑟菌 
  B. 百日咳鲍特菌 
  C. 痢疾志贺菌 
  D. 伤寒沙门菌 
  E.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