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骨科卫生正高高级职称2023在线题库大全(AH1),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骨科卫生正高高级职称2023在线题库大全(AH1),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练功疗法的作用有
  A. 促进骨折迅速愈合 
  B. 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 
  C. 濡养患肢关节 
  D. 挟正祛邪 
  E.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 [多选题]《素问·咳论》中指出:五脏受邪致病,微则为咳,甚者为( )
  A. 为呕 
  B. 为泄 
  C. 为喘 
  D. 为痛 
  E. 为满 
 
3. [多选题]锁骨骨折移位情况是
  A. 外侧段向后上方移位 
  B. 外侧段向前下方移位 
  C. 内侧段向前下方移位 
  D. 内侧段向后上方移位 
  E. 内侧段向前上方移位 
 
4. [多选题]X线摄片见股骨下端有骨质破坏,边界不清及骨膜反应,应诊断为
  A. 恶性骨肿瘤 
  B. 化脓性关节炎影响股骨下端 
  C. 骨结核 
  D. 急性骨髓炎 
  E. 类风湿性关节炎 
 
5. [多选题]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求其属"的含义是( )
  A.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阳 
  B.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C.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D. 诸寒者而热之取之阳 
  E. 诸热者而寒之取之阴 
 
6. [多选题]白虎加人参汤证症见时时恶风,背微恶寒的机理是( )
  A. 卫表阳虚 
  B. 表有风寒 
  C. 气津两伤 
  D. 汗出肌疏 
  E. 里有阳虚 
 
7.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所述,治疗虚劳病的根本大法是
  A. 益气养血 
  B. 滋补肝肾 
  C. 补益脾肾 
  D. 补益脾肺 
  E. 补益心肺 
 
8. [多选题]股骨粗隆间骨折出现的症状、体征有下列哪些
  A. 下肢短缩畸形 
  B. 髋部肿胀压痛 
  C. 下肢外旋90°畸形 
  D. 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E. 下肢外旋60°畸形 
 
9.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痉病的临床表现( )
  A. 气上冲胸 
  B. 胸脘痞闷 
  C. 口噤不语 
  D. 角弓反张 
  E. 脉象沉迟 
 
10. [单选题]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A. 中风 
  B. 伤寒 
  C. 温病 
  D. 风温 
  E. 湿温 
 
11. [多选题]确诊早期骨、关节结核的可靠依据
  A. 关节液抗酸杆菌检查 
  B. 临床表现及血沉 
  C. 手术探查及活组织检查 
  D. 豚鼠接种试验 
  E. X线摄片 
 
12. [多选题]破伤风临床表现分期
  A. 恢复期 
  B. 潜伏期 
  C. 发作期 
  D. 前驱期 
  E. 间歇期 
 
13. [多选题]乌梅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乌梅、附子、桂枝、当归 
  B. 人参、干姜、白蜜 
  C. 黄连、黄柏 
  D. 黄芩 
  E. 细辛、蜀椒 
 
14. [多选题]肩关节前脱位的体征是:
  A. 锁骨下可扪及肱骨头 
  B. 腋窝可扪及肱骨头 
  C. 弹性固定 
  D. 方肩畸形 
  E. Dugas征(+) 
 
15. [多选题]某女,跌倒致骶尾部疼痛来诊,行X光照显示尾骨骨折,无移位,以下哪些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A. 用手指伸入肛门内整复 
  B.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C. 内服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药 
  D. 热敷局部 
  E. 卧床休息 
 
16. [单选题]症见高热,头晕胀痛,手足躁扰,四肢抽搐,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
  A. 安宫牛黄丸 
  B. 神犀丹 
  C. 羚角钩藤汤 
  D. 白虎汤 
  E. 三甲复脉汤 
 
17. [多选题]人参汤主症包括( )
  A. 胸背疼痛 
  B. 胸满短气 
  C. 心中痞闷 
  D. 喘息咳唾 
  E. 胁下逆抢心 
 
18. [多选题]骨折的晚期并发症有( )
  A. 骨折延迟愈合 
  B. 大面积褥疮 
  C. 坠积性肺炎 
  D. 缺血性骨坏死 
  E. 深静脉血栓 
 
19. [单选题]历节病形成的内因为
  A. 肾精不足,骨节不利 
  B. 脾肾两虚,痰浊阻络 
  C. 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D. 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E. 脾肾阳虚,失于温煦 
 
20. [单选题]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和"气虚"时均会出现的症状是
  A. 口热舌干 
  B. 振振洒寒 
  C. 喉痹 
  D. 肩背痛 
  E. 鼽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