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呼吸内科卫生正高冲刺密卷讲解(AJ0),更多呼吸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呼吸内科卫生正高冲刺密卷讲解(AJ0),更多呼吸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患者久咳,兼有便溏、乏力,医用六君子汤,属于( )治法
  A. 治病求本 
  B. 益火消阴 
  C. 标本兼治 
  D. 塞因塞用 
  E. 虚则补其母 
 
2.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法,以下选项中,两者间距离不为9寸的是( )
  A. 耳后两乳突之间 
  B.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C.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 
  D. 前两额发角之间 
  E. 歧骨至脐中 
 
3. [单选题]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相接的部位是( )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耳门 
  D. 听宫 
  E. 无名指外侧 
 
4. [多选题]一患者,突然发生胸痛,伴面色苍白、大汗,BP 80/40 mmHg,对协助早期诊断有意义的检查是
  A. 肺通气和灌注扫描 
  B. 心电图 
  C. 胸部X线检查 
  D. 血气分析 
  E. 血常规检查 
 
5. [多选题]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时,肺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查为阳性的是
  A. 病理学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免疫复合物呈粗糙颗粒状沉积 
  B. 病理学免疫荧光染色显示IgG抗体沿基底膜呈明亮线性沉积 
  C.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D. 血清抗核抗体阳性 
  E. 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阳性 
 
6. [多选题]以下哪些是肺结核实验室诊断方法( )
  A. 核酸探针、PCR及DNA印迹杂交等测定结核菌DNA 
  B. 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 
  C. 脑脊液培养 
  D. PPD试验 
  E. OT试验 
 
7. [单选题]下消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多食而瘦 
  B. 渴而多饮 
  C. 尿有甜味 
  D. 尿多而混浊如膏 
  E. 口渴喜饮 
 
8. [单选题]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运行为( )
  A. 直线贯注 
  B. 手足贯注 
  C. 上下贯注 
  D. 循环贯注 
  E. 左右贯注 
 
9. [多选题]ICH肺部浸润,诊断时需要加以鉴别的常见非感染性原因有
  A. 放射性肺损伤 
  B. 药物性肺损伤 
  C. 肿瘤肺部浸润 
  D. 肺血栓栓塞症 
  E. 肺水肿 
 
10. [多选题]属于"补其不足"治疗方法的是( )
  A. 和胃 
  B. 补气 
  C. 养血 
  D. 活血化瘀 
  E. 补阳 
 
11. [单选题]"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
  A. 虚寒证用寒药 
  B. 实寒证用寒药 
  C. 假寒证用寒药 
  D. 假热证用热药 
  E. 虚热证用热药 
 
12. [多选题]下列属于正治的是( )
  A. 寒者热之 
  B. 热者寒之 
  C. 实者泻之 
  D. 虚者补之 
  E. 通因通用 
 
13. [单选题]临床上最常用的拔罐方法是( )
  A. 水罐 
  B. 抽气罐 
  C. 火罐 
  D. 竹罐 
  E. 陶瓷罐 
 
14. [多选题]气胸典型X线片可见
  A. 气胸线 
  B. 气胸线外透亮度减低 
  C. 气胸线外部分无肺纹理 
  D. 纵隔移位 
  E. 一定有胸膜粘连 
 
15. [多选题]血性胸水可见于
  A. 肺栓塞 
  B. 心力衰竭 
  C. 肺结核 
  D. 肿瘤 
  E. 阿米巴脓肿破入胸腔 
 
16. [多选题]十宣穴点刺出血所治的病证是( )
  A. 高热 
  B. 昏迷 
  C. 咽喉肿痛 
  D. 中暑 
  E. 泄泻 
 
17. [多选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呼吸衰竭的因素包括下列哪几项
  A. 常由于呼吸道感染或不适当使用镇静剂所诱发 
  B.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C. 弥散功能障碍 
  D. 肺泡通气不足 
  E. 肺动静脉分流 
 
18. [单选题]治疗瘀血停胃型胃痛的主方是( )
  A. 柴胡疏肝散 
  B. 益胃汤 
  C. 黄芪建中汤 
  D. 保和丸 
  E. 失笑散 
 
19. [多选题]头痛实证的常见证型有( )
  A. 风寒头痛 
  B. 风热头痛 
  C. 风湿头痛 
  D. 肾虚头痛 
  E. 肝阳头痛 
 
20. [多选题]影响肺脓肿疗效的原因是
  A. 未联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 
  B. 抗生素剂量不足 
  C. 抗生素应用时间不够 
  D. 脓液引流不畅 
  E. 抗生素选择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