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眼科中级冲刺密卷答疑(B0),更多眼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有关泪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覆盖及填补角膜表面,使之成为一个光滑的光学界面
B. 湿润并保护结膜和角膜上皮
C. 机械冲洗的作用
D. 抗微生物作用
E. 角膜营养的最主要来源
2. [单选题]属于前药(pre-drug)的是
A. 乙酰唑胺
B. 拉坦前列素
C. 噻吗心胺
D. 地匹福林
E. 阿法根
3. [单选题]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风险因素有( )。
A. 植物性眼外伤史
B. 全身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C. 戴角膜接触镜
D. 患有干燥性角结膜炎
E. 以上均是
4. [单选题]球后视神经炎的视野改变中不正确的是
A. 视野改变以红、绿视野改变为甚
B. 中心暗点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哑铃状暗点
C. 偏盲性视野缺损
D. 周边视野缩小
E. 中心或旁中心暗点
5. [单选题]临床诊疗工作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
A. 安全无害的原则
B. 痛苦最小的原则
C. 耗费最少的原则
D. 患者第一的原则
E. 疗效最佳的原则
6. [单选题]Behcet病的主要临床特点
A. 复发性前房积脓性虹睫炎
B. 晚霞样眼底改变
C. 皮肤黏膜大疱样病变
D. X线摄片踝关节毁坏
E. Roth斑
7. [单选题]房水的主要循环途径为
A. 睫状突→后房→前房→小梁网→Schlemm管及集合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B. 睫状突→后房→前房→虹膜吸收
C. 睫状突→后房→脉络膜上腔吸收
D. 睫状突→后房→前房→角膜→蒸发
E. 睫状突→后房→玻璃体吸收
8. [单选题]关于晶状体核硬度分级,错误的是
A. Ⅰ级核为硬核,裂隙灯下为透明或淡灰白色
B. Ⅲ级核呈黄色或淡棕黄色
C. Ⅴ级晶状体核呈深棕褐色或黑色
D. Ⅱ级核呈灰白或灰黄色
E. Ⅳ级核呈深黄色或淡琥珀色
9. [单选题]正常情况下,眼内有多种致葡萄膜炎活性的抗原,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引起葡萄膜炎性反应,主要原因是
A. 抗原量不足
B. 存在前房相关免疫偏离和眼后段免疫赦免现象
C. 葡萄膜组织不可能对这些抗原产生反应
D. 眼内环境不稳定
E. 房水循环将这些抗原带出了眼外
10. [单选题]急性视盘炎表现为
A. 正常视野
B. 生理盲点扩大
C. 和生理盲点相连的水平视野缺损
D. 中心暗点
E. 同侧偏盲
11. [单选题]不属于机械性眼外伤的是( )。
A. 眼睑广泛撕脱和缺损
B. 电光性眼炎
C. 眼内异物
D. 眼球钝挫伤合并眼内出血
E. 眼球贯通伤
12. [单选题]关于内眦赘皮错误的描述有
A. 是上睑皮肤向下延伸到内眦部的垂直性皮肤皱襞
B. 常被误认为共同性外斜视
C. 可覆盖内眦及泪阜
D. 须用交替遮眼法仔细鉴别
E. 属于一种先天异常
13. [单选题]以下对于磁共振成像(MRI)不正确的描述有
A. 用于眼内病变的诊断
B. 检测视神经病变
C. 探测磁性异物
D. 通过射频探测病变
E. 灵敏度优于CT
14. [单选题]50岁男性,面部烧伤1年,目前双下睑外翻。最佳修复方法为
A. 下睑瘢痕切除术
B. 改良的Kuhnt-Szymanowski下睑缩短术
C. 结膜烧灼术
D. 瘢痕切除联合耳后全厚皮瓣移植
E. 瘢痕切除联合大腿内侧非全厚皮瓣移植
15. [单选题]患者男,34岁。双眼先后出现眼红、畏光、流泪、异物感1天,分泌物少,为浆液性。双眼视力正常,眼睑高度水肿,整个球结膜下有点状、片状出血。1%荧光素染色,裂隙灯下见角膜弥漫细小点状着色。患者的同事2日前有相似症状,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B.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C.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D. 咽结膜热
E.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16. [单选题]上述病例首选何种药物治疗
A. 庆大霉素
B. 更昔洛韦滴眼液
C. 阿托品滴眼液
D. 丽科明眼膏
E. 纳他霉素滴眼液
17. [单选题]一名8岁男性先天性青光眼患儿的最好矫正视力为:右眼光感,左眼0.3。这名患者属于
A. 低视力
B. 屈光不正
C. 弱视
D. 单眼盲
E. 以上都不是
18. [单选题]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主要病因是( )。
A. 巨细胞病毒感染
B. 梅毒螺旋体感染
C.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D. 自身免疫性血管炎
E.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19. [单选题]关于慢性球后视神经炎,以下哪项错误
A. 如为烟中毒性弱视,患者有长期吸烟史
B. 电生理检查可帮助与伪盲鉴别
C. 多发性硬化病人中约1/3在病程中发生球后视神经炎
D. 维生素B族缺乏可引起双侧慢性球后视神经炎
E. 甲醇在体内代谢产生乙醇,从而引起视神经损害
20. [单选题]房角镜下所见Schwalbe线解剖位置上等同于
A. Schlemm管
B. 后弹力层止端
C. 巩膜脊
D. 前弹力层止端
E. 内皮细胞层止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