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皮肤与性病卫生副高历年考试试题(C7),更多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皮肤与性病卫生副高历年考试试题(C7),更多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防己黄芪汤方后注中载有哪几种随症加减用药法( )
  A. 喘者加麻黄 
  B. 胃中不和者加芍药 
  C. 气上冲者加桂枝 
  D. 肿者加茯苓 
  E. 下有陈寒者加细辛 
 
2.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山楂的应用
  A. 肉食积滞证 
  B. 泻痢腹痛 
  C. 产后瘀阻腹痛 
  D. 咳喘痰多 
  E. 疝气痛 
 
3. [单选题]白头翁汤的功效是
  A. 清热化湿,涩肠止痢 
  B.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C.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D. 清热凉血,消肿止痛 
  E.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4. [单选题]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杂见属于
  A. 肝经郁热 
  B. 肾阳不足,阳不化水 
  C. 气虚失运,传送无力 
  D. 脾虚中气下陷 
  E. 脾胃虚寒 
 
5. [多选题]百部的适应证包括
  A. 风寒咳嗽 
  B. 风热咳嗽 
  C. 肺热咳嗽 
  D. 肺痨咳嗽 
  E. 百日咳 
 
6. [单选题]风温与春温在临证上的主要区别是
  A. 感受病邪不同 
  B. 初起证候不同 
  C. 易发斑疹 
  D. 易出现惊厥 
  E. 发病季节不同 
 
7. [多选题]人体清阳的升降规律是( )
  A. 出上窍 
  B. 实四肢 
  C. 发腠理 
  D. 走五脏 
  E. 归六府 
 
8.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决定使用下法或滋肾法的主要依据是
  A. 口渴或口不渴 
  B. 脉沉实或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C. 发热或不发热 
  D. 恶寒或不恶寒 
  E. 烦躁或不烦躁 
 
9. [单选题]具有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功效的药物是
  A. 羌活 
  B. 紫苏 
  C. 细辛 
  D. 桂枝 
  E. 生姜 
 
10. [单选题]羌活胜湿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
  A. 川芎 
  B. 防风 
  C. 白芷 
  D. 藁本 
  E. 蔓荆子 
 
11. [单选题]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 酸枣仁 
  B. 当归 
  C. 鸡血藤 
  D. 白芍 
  E. 益母草 
 
12. [单选题]下列关于斑疹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A. 与皮肤表面相平 
  B. 按色泽可分为红斑、紫斑、白斑、褐斑、黑斑 
  C. 红斑多为血热或热毒 
  D. 黑斑多为肾虚 
  E. 紫斑多为气滞、血瘀 
 
13. [单选题]设立各类中医药教育机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并建立的教学基地是
  A. 流的临床教学基地 
  B. 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临床教学基地 
  C. 符合本单位需求的临床教学基地 
  D. 适应发展需要的临床教学基地 
  E. 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教学基地 
 
14.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古代医方书的是( )
  A. 《名医类案》 
  B. 《圣济总录》 
  C. 《普济方》 
  D. 《医心方》 
  E. 《医方类聚》 
 
15. [单选题]《营卫生会》所述,“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的意思是
  A. 营气不足,卫气内争 
  B. 营弱卫强,卫气内争 
  C. 卫气郁而化热,煎熬营阴 
  D. 营卫不足,卫气内争 
  E. 以上均不是 
 
16. [单选题]具有化湿、解暑功效的药物是
  A. 藿香、佩兰 
  B. 苍术、厚朴 
  C. 砂仁、白豆蔻 
  D. 陈皮、青皮 
  E. 茯苓、玉竹 
 
17. [单选题]主治热邪内陷心包及热盛动风证的方剂
  A. 紫雪丹 
  B. 安宫牛黄丸 
  C. 至宝丹 
  D. 行军散 
  E. 牛黄清心丸 
 
18. [单选题]患者俞某,胸脘痞闷,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
  A. 茯苓丸 
  B. 温胆汤 
  C. 小半夏汤 
  D. 小陷胸汤 
  E. 清气化痰丸 
 
19. [单选题]小蓟饮子的主治病证是
  A. 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B.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 
  C. 热毒炽盛血分之尿血 
  D. 下焦蓄血证 
  E. 肠风下血证 
 
20. [单选题]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功效的药物是
  A. 苏合香 
  B. 牛黄 
  C. 石菖蒲 
  D. 冰片 
  E. 麝香